1 / 27
文档名称:

微小孔磨粒流抛光机设计说明书(论文).doc

格式:doc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微小孔磨粒流抛光机设计说明书(论文).doc

上传人:机械CAD论坛 2011/6/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微小孔磨粒流抛光机设计说明书(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摘要
产品小型化和加工过程微型化是目前世界制造加工行业的发展趋势,机械制造业的可靠加工水平仍在微米级或亚微米级。微型磨料射流直径为10~100μm,该论文针对生产中微小空表面抛光存在的问题,利用粒子冲蚀磨损理论形成的磨液射流对微小空表面进行柔性化抛光加工,设计制造了磨液与压缩空气形成三相介质的磨液射流抛光机设备,该机适用范围广,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属于绿色加工。
关键词:磨削抛光;磨液射流;抛光机
Abstract
Products of small and micro-machining process is the world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trends, Reliable process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still the level of micron or sub-micron -abrasive jet diameter of 10 ~ 100μm,The paper for the production of polishing the surface of small space problems,Theory of particle erosion wear of the grinding fluid to form small air jet on the surface of flexible polishing processing,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the grinding fluid pressed air to form three-phase liquid medium jet polishing machine grinding equipment,It applies to a wide range of, Better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are green processing.
Keywords: Grinding Polishing; fluid jet mill; polishing machine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引言 1
目的意义 1
磨料流加工技术研究现状 2
磨料流加工技术研究展望 4
第二章原理和方案设计 6
磨粒流抛光原理 6
模型建立 8
工艺特点 8
表面粗糙度 9
材料去除量与公差 11
磨粒的力学特性 13
磨粒切削的必要条件 14
磨粒在加工中的受力分析 14
加工压力对磨粒切削稳定性的影响 16
磨料流加工材料表面性能的影响 17
第三章电动推杆部分 18
简述 18
主要结构 18
工作原理 18
行程控制装置 18
总结 21
参考文献 22
致谢 23
第一章绪论
引言
精密零件制造中的最终精加工是一种劳动强度大而不易控制的过程, 它在全部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有时可高达15%。磨料流加工技术是一种能够保证精度、效率、经济的自动化光整加工方法,是解决精密零件最终精加工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是以一定的压力强迫含磨料的粘弹性物质(半流动状态的蠕变体或粘弹性体,称其为柔性磨料或粘弹性磨料通过被加工表面,)利用其中磨粒的刮削作用去除工件表面微观不平材料而达到对工件表面光整加工的目的。磨料流加工技术是国外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推广应用的一种先进的光整加工技术。宇航用的液压阀体孔道多,孔道相互交叉,台阶孔、交叉孔内的毛刺很难去除,柔性磨体加工技术就是为解决宇航用液压阀体孔道内的毛刺去除问题从美国发展起来的。这项技术出现后很快在液压、模具、航空、纺织机械、汽轮机、齿轮等机械行业中获得应用。后来, 日本、西欧和前苏联都引进和采用了磨料流加工技术。
国内曾将磨料流加工技术列为“七五”攻关技术项目之一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实验研究成果,在20世纪80年代初成功地研究开发出了磨料流加工机床、加工所用的柔性磨料及加工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于多个企业。
为了对磨料流加工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有必要对磨料流加工技术进行回顾和总结。
目的意义
为满足高性能飞机发展的需要, 航空零部件日趋复杂化、精细化。精密零件制造的最终精整加工诸如抛光、倒圆、去毛刺等则是一种劳动强度大且不易控制的生产过程。复杂零部件的精加工尤为困难。精加工在全部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重高达。由此,一种全新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