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1、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历史的意义在于“超人”的诞生,他的“统治和奴役的意志是决定一切的力量。”
2、我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代表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舍豪杰则无世界”,“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考点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考点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考点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及实现方式
考点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概念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如果我们把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运用来观察社会历史领域里的问题,就表现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概念:
(1)社会存在
①含义:社会生活中的物质方面。
自然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最主要、最根本)
②内容
[考点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社会意识
①含义:社会生活中的精神方面。
风俗习惯
社会心理
政治、法律、道德、科学、
艺术、宗教、哲学等。
②内容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界限
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③人的社会意识受社会环境决定,与个人的社会地位、受到的教育、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带有阶级性。
[考点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①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②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考点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8. “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烦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拣煤渣老婆子的辛酸,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会去种兰花,像阔老太爷一样……”鲁迅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①人们的社会意识反映人们的社会存在状况
②人们的社会意识的差异根源于其社会存在状况的差异
③人们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存在的发展方向
④人们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材料反映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烦恼和辛酸,这体现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差异来源于社会存在状况的差异,①②符合题意。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存在的发展方向,③说法过于绝对。④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