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徐州师范大学化创意产业园.doc

格式:doc   大小:151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徐州师范大学化创意产业园.doc

上传人:653072647 2018/10/4 文件大小:1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徐州师范大学化创意产业园.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徐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园
A、G地块建设工程地质勘察工程
招标文件
项目编号:2011G19060
招标人:徐州市徐州师范大学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
徐州师范大学招投标办公室
二零一一年七月二十二日
目录
投标须知
前附表
总则
招标文件
投标报价
投标文件
投标文件密封和递交
开标
评标、定标
合同订立
合同主要条款
工期
质量
勘查费支付
发包人责任
承包人责任
违约责任
其他
质量技术标准与要求
技术资料及附件
附件一:授权委托书
附件二:投标书
附件三:报价汇总表
附件四:计划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
附件五:计划投入的主要人员一览表
附件六:工程勘察设计廉政责任书
附件七:质量技术标准与要求
附件八: A、G地块建设工程规划地勘布控图
投标须知
序号
基本要求及说明
1
工程综合说明
工程名称:徐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地质勘探工程
建设地点:我校云龙校区(江苏省徐州市和平路57号)
建筑规模: A地块研发孵化大楼主体地面为五层、地下为2层,建筑面积约25680平方米(其中地下室面积10280平方米),框架结构;G地块文化创意大楼主体地面为五层裙楼及两个塔楼,塔楼分别为23层25层,地下为2层,建筑面积约112370平方米(其中地下室面积21970平方米),框剪和剪力墙结构
质量标准:按国家有关地质勘察技术规范、标准、规程的要求执行。
工期要求:全部工程的地质勘察,共计25个日历天。
资金情况:,自筹、已落实。
2
采购方式:公开招标
招标范围: A地块研发孵化大楼主体地面为五层、地下为2层;G地块文化创意大楼主体地面为五层裙楼及两个塔楼,塔楼分别为23层25层,地下为2层。
招标内容:新建项目的地质勘察。
3
评标办法:综合评分法
4
资格要求: ;(含)承担过23层及以上地勘项目(工程)(开标时必须提供原合同视为有效);拟组建项目部其他人员必须有从事过同类工程的经验(在业绩中明确);。
5
资格预审:无需提前报名,实行资格后审制。
6
1、投标文件接受时间:2011年8月6日14:20—14:50
2、投标文件递交地点: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101号
徐州师范大学泉山校区14号楼408室
3、有关费用递交时间与地点:同上
4、开标时间: 2011年8月6日15:00始,按投标人抽签先后顺序开标、评标
5、联系人:吴老师联系电话: 0516—83536671 83536959(fax)
6、现场踏勘安排:时间:2011年7月16—26日9:00-17:00工作时间,自由前往。
联系人: 苏宜根赵存金联系电话: 82463104
7
有关费用:1、投标保证金:10000元,接受现金或银行汇票,不接受电汇和支票。2、标书费:每份600元,现金支付。
8
有关说明:A地块研发孵化大楼与G地块文化创意大楼非同时开建。
一、总则
(一)工程概况
1、地质勘察的范围及内容:见投标须知前附表。
2、招标人提供现场办公条件(包括交通、住宿等):投标人自理。
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国家有关工程地质勘察规定,对上述工程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招标,招标人采用综合评分法确定中标单位。
(二)投标人资格审查标准
1、投标书;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投标人必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3、企业资质等级证书(副本),投标人必须具备不低于工程地质勘察甲级资质资格;
4、投标人证明材料:投标代表需持法人授权委托书(附件一),法人须持本人身份证原件。
5、项目负责人业绩证明文件(合同原件)。
(三)投标费用
:投标人应承担其编制及递交投标文件所涉及的所有费用。无论投标结果如何,招标人对此费用概不负责。
:投标人应对工程现场和周围环境进行实地勘察,以获取有关编制投标文件和签订工程施工合同所需的各项资料,投标人应承担现场踏勘的责任和风险,现场踏勘时间详见投标须知前附表,费用由投标人自己承担。
二、招标文件
(四)招标文件的组成
本文件及所有按第(五)条经徐州师范大学招投标办公室备案后发出的补充通知。
(五)招标文件的澄清
1、投标人对招标文件如有疑义或疑问需要澄清,必须以书面形式在收到招标文件后 2 工作日内报送招标人。招标人应当按第(六)条予以解答。
2、投标人对招标人提供的招标文件所做出的推论、解释和结论,招标人概不负责。投标人由于对招标文件的任何推论和误解以及招标人对有关问题的口头解释所造成的后果,均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