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_中国纺织服装业发展分析.doc

格式:doc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_中国纺织服装业发展分析.doc

上传人:用户头像没有 2015/9/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_中国纺织服装业发展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06中国纺织服装业发展分析
 2006年乃至整个“十一五”期间,中国纺织服装业均将进入调整时期。面对欧美的重新设限及新配额体制的种种束缚,“走出去”已成为寻求发展突破的中国纺织业的必由之路。尽管去年中国的纺织服装业出口依然保持增长势头,但2006年的纺织品出口并不会一帆风顺,发达国家很可能以新的壁垒形式为中国纺织品设置障碍,反倾销、纺织服装环保标准和社会责任标准等新的壁垒都有可能降临到纺织企业头上。商务部部长薄熙来的话颇一语中的,他认为以后的贸易环境还得回到“数量限制”,而中国的纺织企业在积极应对欧美贸易壁垒的同时,要改善产品结构,向高端进军,还要利用原产地规则,积极“走出去”,以化解矛盾,规避风险。
 
    (一)在美欧利益诉求缝隙中游走 
    为了反击美欧的特保政策,从2005年6月1日起,中国取消了对81种纺织品征收的出口关税。欧盟和美国为之一震,并先后表态愿意继续讨论、谈判。同时,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期待中”的方式来参与世界贸易。针对此,中国专家指出,不遵循“游戏规则”、单方面启动特保的恰恰是美国和欧盟。 
    分析人士认为,在对我国纺织品设限问题上,美国和欧盟不是铁板一块,要利用美欧内部不同利益诉求的博弈,扭转直接对垒的贸易形势,区别对待,各个击破。
 
    中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周世俭指出,美国和欧盟的情况不完全一样。首先,欧盟内部对中国纺织品的态度不尽相同。而美国国内在对中国纺织品的问题上比较团结。其次,纺织品在中欧贸易和中美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一样。在中欧贸易中,%,%。第三,美国与中国有一系列的贸易问题: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纺织品。涉及到美国国内的政治压力,美国政府是想拿纺织品“敲山震虎”�以纺织品问题做条件逼迫中国在人民币汇率上做让步。
 
    所以,美国这潭水比欧盟要深。中美贸易谈判也比中欧贸易谈判难,所谓难还表现在一个方面,欧盟的态度一直是在与中国进行磋商,而美国实行的是单边主义。
 
    因此,中国纺织业面对走出国门的两只拦路虎,总的原则是“和为贵”,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但要采取不同的对策。
 
    我们跟欧盟的谈判比较轻松而和谐。特别是2005年6月11日凌晨,经过10个小时的紧张谈判,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与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笑眯眯地并肩走出上海西郊宾馆七号楼会议室,共同宣布中欧双方就中国部分输欧纺织品问题签署的《备忘录》,欧盟方面承诺对中国的棉布、T恤衫等十类纺织品终止调查。至此,一场剑拔弩张的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尘埃落定,人们长长地嘘了一口气。
 
    目前中欧已达成共识,对欧出口环境亦已明朗化,预计2006年对欧盟出口将保持稳定增长。
 
    而美国人的头则是比较难“剃”的,美国一直自恃强大,以“君临天下”的霸气跟我们交手。对于美国这样强硬的对手、这样的“刺头”,我们决不能示弱,我们必须坚持底线,我们有三个理由要在与美国谈判中坚守底线——让步幅度不能大于欧盟。
 
    首先是给贸易机会主义者一个警告:即使中国在纺织品上愿意让步,让步幅度也应该是有限的,而且这种让步模式不适用于其他产品;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