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14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doc

上传人:swkmei 2018/10/4 文件大小:1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2007-12-12 19:38:17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2)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

关于加快××市小城镇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

××市财政局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小城镇的发展,第1文秘,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是县域经济城市化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县域经济总量,尤其是农村经济总量扩张,地方财力充实和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地客观反映。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之一,本文结合××市近年来的实践,就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一些理论及实践上的探讨和思考。
一、××市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来,××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决定》,把加快小城镇建设作为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乡村城镇化进程。截止2004年底,全市共辖17个乡镇、2个国有农场,其中建制镇15个,小集镇56个,全市小城镇建成区面积82平方公里,小城镇人口万人,比2001年增加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40,比2001年提高了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5966元,比2001年增长个百分点,小城镇提供财政收入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全市城镇中心地位和总体功能明显增强,形成了以郢中城区为中心,建制镇为支撑,小集镇为纽带,中心村为网络的城乡一体化格局。
××市近几年按照“建一个城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的发展原则,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夯实了地方财政税源基础,达到了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的效果。
一是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在推进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突出“特色建镇,特色立镇,特色兴镇”十二个字,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确定区域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全市初步形成了磷化、食品、建材、纺织、汽车配件等五大产业,生产集约度有所提高,小城镇经济日趋活跃。胡集镇依托磷矿石资源,大力兴办磷化工企业,带动了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双河镇充分利用石灰石资源,大力兴建建材企业,带动了全市建材业的发展。石牌镇以豆制品加工为龙头,扩大黄豆种植面积,带动了豆制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旧口沙梨、柴湖大蒜、转斗蔬菜、张集香菇、客店葛粉等农产品农业产业化经营也都初具规模,“钟绿”牌、“三源”牌、“花山”牌大米、“山灵”牌葛粉、“佳绿”牌、“莫愁”牌蔬菜、“笪家湖”牌胡柚等15个品牌,获得省以上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农业出口创汇500万美元,农业外向型经济初具雏形,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二是小城镇的综合功能日渐完善,对经济的辐射力、吸引力明显增强。2004年,××市融资投入亿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207国道、寺沙线、汉宜线改造和襄荆高速公路××段全面竣工,长荆铁路建成通车,农村路网升级,交通路网骨架形成,城镇设施、镇容镇貌,人口结构迅速得到改善,旅游、服务等产业飞速发展,有力地改善了投资环境,人力、资本、技术、市场初步形成,境外资本大量涌入。2004年,全市引进市外境内资金亿元,境外资金1520万美元,外贸出口165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