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什么是职业?
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获得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职业的基本特征
选择依据
经济性
连续性
社会性
差异性
层次性
时代性
二、什么是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就是个人一生职业、社会和人际关系的总称,即个人终生发展的历程。
——韦伯思特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
三、什么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
大学期间的职业规划
大学期间的爱情规划
大学期间的生活规划
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持续攀升。%,比2008届(%),比2007届(%)。这种增长态势的保持,在高等教育持续扩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愈发显得难能可贵。
2009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的月薪为1890元,比2008届(1647元)有较显著的增长,%,明显高于2007届(1735元)。
四、目前的就业形式
1、我是谁?
2 、我想做什么?
3、我会做什么?
4 、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做什么?
5 、我的职业与生活规划是什么?
思考题
五、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
1、自我认知
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
2、确立目标
(关键)
短期目标
中期目标
长期目标
人生目标
现实性前瞻性
具体
核心
3、环境评价
职业生涯规划还要充分认识与了解相关的环境,评估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变化情况,把握环境因素的优势与限制。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地位、形势以及发展趋势。
4、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就是要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良好的职业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的。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
职业定位应注意:
1、依据客观现实,考虑个人与社会、单位的关系;
2、根据职业性向选择职业。比较鉴别,比较职业的条件、要求、性质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选择条件更合适、更符合自己特长、更感兴趣、经过努力能很快胜任、有发展前途的职业;
3、根据性格选择职业。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个人性格,寻求合适的职业;
4、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择业目标,不能固执己见,一成不变。
5、实施策略。就是要制定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行动方案,要有具体的行为措施来保证。没有行动,职业目标只能是一种梦想。要制定周详的行动方案,更要注意去落实这一行动方案。
6、评估与反馈
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要在实施中去检验,看效果如何,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对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
职业方向选择遵循的四原则
择己所爱(爱岗敬业)
择己所长
择世所需
择己所利(利己利人利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