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产业链角度看中国Telematics市场发展趋势
9-06-23 17:19:53 诺达咨询
中国Telematics产业结构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不会有本质上的不同,汽车制造商和移动运营商将是产业链中最有影响力的两个环节。但是,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在Telematics发展初期,至少是在2010年之前,移动运营商以及以移动运营商主导的AM市场将占据主导地位,独立的第三方TSP将受到市场的挤压,更多的企业将进军Telematics市场。导航市场将会重新“洗牌”,在GPS导航的核心——电子地图领域,除个别竞争力强的电子地图上可以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多数电子地图商将推出市场。
移动运营商与汽车制造商引领产业链发展,AM市场占据主流
在Telematics产业链中,移动运营商与汽车制造商的企业规模与掌控资源最为雄厚,将成为Telematics产业链的主导者,双方既在推动产业链发展以及相关业务运营中相互合作,也在争夺Telematics产业链主导权彼此竞争。移动运营商与汽车制造商这种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将是不会改变的。
考虑到中国的市场状况,包括移动运营商与汽车制造商实力对比、技术水平差距、市场认可度、用户经济承受能力等方面因素,移动运营商主导的后装AM市场至少在Telematics产业发展初期,将占据主导地位,占有多数客户群。汽车制造商主导的BM市场将控制高端轿车市场,向终端轿车及货车市场渗透。
第三方TSP将受到汽车制造商与移动运营商双重挤压
以CarBase代表的第三方TSP将Telematics服务引入中国,在汽车制造商与移动运营商尚未投入Telematics市场时,第三方TSP独立承担了Telematics市场拓展的责任。但是,缺乏汽车制造商和移动运营商的支持,第三方TSP开展Telematics服务非常艰难,更重要的一点是,当Telematics产业环境成熟后,移动运营商和汽车制造商必然会进入TSP领域,缺少资源的第三方TSP就很难生存了,从国外发达国家Telematics发展经验看,极少有第三方TSP成功案例。中国互联网络运营初期ISP的发展经历与最终结局可以给第三方TSP一些启示。
更多的企业将融入Telematics产业链
随着Telematics产业的发展,Telematics产业链不断延伸,会有更多的企业进入到Telematics产业链,投入Telematics技术研发、设备生产、咨询服务等环节中。
新技术将不断向Telematics系统渗透,如输入技术、GPS芯片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随着新技术的应用,便会伴随一系列相关厂商进入到Telematics领域。
便携式导航产品将成为最主要的导航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