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人性的光辉:初中历史的情感教育.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性的光辉:初中历史的情感教育.doc

上传人:dfjmvg964 2015/9/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性的光辉:初中历史的情感教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性的光辉:初中历史的情感教育
【摘要】“人”是鲁洁先生教育思想的基点,人性的缺失揭示了现代教育中“人”的缺失。“有效教学”的讨论自新课程改革推行依赖愈发热烈,想要激发学生学****历史知识的动力,在课堂中融入情感教育更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历史老师如果能够改变教育观念,把情感教育融入教学中,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这样最终便能实现情感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人性光辉初中历史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37-01
鲁洁先生的思想核心是“教育就是要使人成为人”;也就是说,教育学是***之学,人是教育的核心,是构建教育理论的关键。教育心理学中指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知过程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情感是学生进行历史知识学****的内在动力。所以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拓宽历史课的情感教育,发掘所授内容的教育内涵,不断的熏陶学生的情感观和价值观。
“人”的反思
在科技革命及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当代教育只教人怎样认识和适应外部的物质世界,虽然授人以“渔”,却没有授人以为何要“渔”,并没有就生命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这些根本问题来引导人去认识自己、改变自己。久而久之,人执着于物质生活而荒废了精神园地,失去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现在教育的失败是因为它只灌输给学生一个念头“应试教育”,强迫人折断他们飞越现实的翅膀,把一双双期盼的眼睛禁锢在一对对试卷前面。何为教育,真正的教育不是固定人的思维,而是启发他们的意识,照亮他们的心智。现在的教育却与之背道而驰,这种建立在人性之上的教育,最终只是给社会输送一批丧失生命***的人,成为社会因果循环中的被动者。
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立场和历史立场上来说,无“人”教育是一个时代的问题。20世纪科技的飞速发展极大满足了人类对物质的需求,但是与此同时频繁的战争、人类的***堕落等也一览无遗。这反映了一个问题:人类在物质方面已经无所不能了,但是在精神道德及自我认识方面的水平却很低劣。

教育的本质:人的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教育目的是培养世界历史的人,教育就是过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既然教育是把人放在第一位,那么怎样才能有效的教育呢?
“情感”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说明了,要想通过情感教育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则必须通过情感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在实施情感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投入情感,才能激发学生学****历史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抗日战争》时,笔者以深恶痛绝的语言痛斥日军的侵略行为,并对我国抗日军队的英勇抗敌用高亢的声调加以赞颂,以此唤起学生的钦佩以及对侵略军的愤怒之情。
树立榜样
想要让学生喜欢历史,首先就得老师做好榜样。教师只有自己先对历史投入情感,才会感染到学生,让学生感受老师的治学态度和工作热情,从而使学生对老师产生钦佩之情,对历史学****产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笔者坚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在课堂上,经常向学生介绍自己通过图书资料和网上资源搜集整理得到的时事资料。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知老师对待学科教学的认真态度,从内心热爱老师;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从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