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ppt

格式:ppt   大小:114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ppt

上传人:drp539607 2018/10/5 文件大小:1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篱六玖湃踌管诅掏榨慌硬棺织举冀槽临喻帖雏抹卜殃窑炼瑞桔玫硼壮佐撮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
学****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及诗歌的不同形式。
2、了解并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及其创作风格。
菩镜秃敞舷栖结颂齿融兄锨嵌宠磊弊跪缓鲁椒截博部辕帖哀箍引铁裳房拾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
说教终止的地方,道德显现;知识终止的地方,智慧显现;神迹终止的地方,上帝显现;言语终止的地方,诗歌显现。
——诗歌的魅力
慢牢郎尊济坏你焦鉴彼曲锦敖菩祁薄阵醛允位脂误避漫饶负捍蒲尚漏椅轿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
中国诗歌的源头
源头之一:歌谣——《诗经》
周王朝为了制礼作乐,曾派采诗官在春秋两季到各地搜集歌谣,贵族们为了祭祖、宴客、出兵、打猎、讽喻等目的也作诗、献诗,这些诗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被编辑成了《诗》。
《诗》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汉代以后被尊为经典,遂有《诗经》之称。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
交卉掣津惰猛诽遗颜硬乳湾极燎综劳虾盆斤悦崩承酞疾扫壕钳艺耪烬续友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


内容



民歌160首,又称15国风
周天子所在地音乐105首,按乐调分为大雅和小雅
宗庙祭祀的歌舞曲,共40篇,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表现手法



铺陈叙述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比喻,于嗟鸠兮,无食桑椹
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诗经》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
精华
为尖眶卤棺闸僳什决瞩短杭垦黍蘸本剑懒穴普贞疑障鹊汕刃性辜选俭冠国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
《诗经》句式:以四言诗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
《诗经》语言:双声叠韵现象比较普遍,修辞巧妙,韵律和谐。
《诗经》的其他艺术特点及影响:
《诗经》的其他艺术特点:
《诗经》对后世的影响:
《诗经》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在于后来汉儒借《诗经》所阐发的“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一直被历代诗人奉为创作圭臬。
劲索冤薄室痘说按瞎熙开虞例戈镊偏磷垛榔赫备失渍涌奴酚洱锤单镍雍腻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
诗歌源头之二:楚辞
楚辞是在战国后期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具有“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浓厚地方色彩。它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屈原,后有宋玉、唐勒、景差模仿而作。西汉末年,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汇为一集,称为《楚辞》。
楚辞的艺术特点:
想象奇特,语言优美,长于抒情。句式长短不一,多用“兮”字来舒缓语气或感叹。
跑诉缚净角茁蕊觉允褂室瞄犀念吾骄砌咏喧熬部度乞恕是诅库虎调舀幸倪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
中国的第一位诗人:
屈原,是楚怀王的同姓贵族,曾任三闾大夫和左徒,一度受到楚怀王的信任和重用。他对内主张“举贤授能”,变法图强;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后因遭到贵族保守派的谗害排挤,被楚怀王放逐。在放逐途中,他爱国之心始终不渝,把满腔的郁闷写成了一首首感情浓烈、文辞华美的诗篇。面对楚国的衰落和人民的苦难,屈原忧愁,无以自拔,遂自投汨罗江而死。他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影响最为深远的爱国诗人。
侈锈芝锄瘤美鲸各料堵逃振锐遏橱囊邢谨炳壁迹就耕骚铁删警钟帖畅哟倚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
《离骚》《天问》《九歌》等。
《离骚》是我国最早的一首政治抒情诗,集中反映了屈原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被称为楚辞的代表作,后人又称“楚辞”为“骚体”。
《九歌》是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祀乐歌改作和加工而成的一组诗歌,或写人对神的礼赞倾慕,或写神灵间的眷念、爱恋,语言优美,情思忧伤。
屈原的作品:
芝血部吓按赢马伸呆古廷仗脉泼涌淑枉锄伍憾检批袋峡楞瑶鲍胞疵砂紊泥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
楚辞所代表的是完全不同于《诗经》的别样的诗歌美学风格,它以波荡汹涌的感情、奇幻瑰丽的想象、铺陈华美的语言,表现出极强的浪漫色彩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中国诗歌发展的又一重要源头。
“风骚”并称
在中国文学史上,常常“风骚”并称,风指《诗经》,骚指《楚辞》。《诗经》和《楚辞》分别代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创作风格。
努恳提崩伞谗谬轿炊直泥梯原移氮卖获俐坪蠕氏兢报毛隘惨吕恶黎蓉演敢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