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淇县高村镇阳光雨露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淇县高村镇阳光雨露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doc

上传人:459972402 2015/9/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淇县高村镇阳光雨露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幼儿园---家园共育浅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学前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对学前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陈鹤琴说:“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家园共育就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产生并得到应用,其实,家园共育的一大优势就是拓展和丰富了教育资源, 实现了家园教育资源互惠共享。
的确,相对于其他各类教育,幼儿教育由于其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其采取幼儿园—-家园共育方式更具有必要性,所取得的效果也更明显。
本文就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意义、方式、问题诸方面做一浅述,供同仁参考。
家园共育的认识和意义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配合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长教育行为规范》中规定:
“家长要和学校、社区密切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这些为家园共育提供了政策依据,也为家园共育指明了方向。只有让教师、家长都认识到家园共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再把两个积极因素融在一起,家园共育才能顺利地开展起来。
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其具有复杂性和挖掘性,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学校、家庭、社会三大环境影响,其中家庭教育对于幼儿的影响占有重要地位。虽然学校现已成为育人的重要场所,然而家庭教育仍然是所有教育的源头和基础。只有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
二、家园共育渠道


马卡连柯说:“每个家庭都有他自己的生活特点与环境,每个家庭必须独立的解决为数极多的教育问题。”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教育问题,家访是主要办法之一,每个家长都想拔苗助长地望子成才,当孩子偏离自己的期望值时,他们迫切的希望获得教育子女的方法,而教师针对不同的孩子,思考出不同的教育策略,而要把这些成熟的教子信息传递给家长,最好的途径便是家访,他是幼儿园与家长联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家园共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幼儿第一次入园时,不仅幼儿会比较紧张,家长也会紧张。他们会担心自己的孩子,例如孩子是否玩的好?是否被老师喜欢?是否和其他小朋友关系融洽?是否会被其他小朋友欺负等之类的问题。此时,老师应该先利用家访,了解幼儿的性格、爱好、能力、健康状况及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影响等,因人而异做一份详细的帮助幼儿入园的建议给家长,共同帮助幼儿入园,让幼儿在入园之前先熟悉老师,能够帮助幼儿加快在幼儿园的适应,也助于老师在日后对于幼儿的教育。同时也向家长彰示,老师是愿意向家长一样呵护孩子的。

幼儿具有天生不齐性,如有的幼儿特别内向,有的幼儿又特别好动,还有的则不合群。教师针对不同性格的幼儿,通过家访,与家长共同寻找原因,商讨解决办法。在我园,有一个小朋友特别不合群,总是独自一人躲在一边玩,老师家访之后才明白,原来这位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