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安国药业基本情况简介8.27.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安国药业基本情况简介8.27.doc

上传人:drp539605 2015/9/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安国药业基本情况简介8.27.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安国药业基本情况简介
安国古称“祁州”,辖域面积486平方公里,设11个乡镇(办事处),198个行政村,总人口40万,耕地50万亩。药业是安国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近年来,安国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建设“千年药都、健康安国”这一宏伟目标,深入贯彻“一主(坚持工业主导)一特(做大做强药业特色经济)四动(项目带动、城建拉动、民营驱动、文化助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中药材生产的产业化、现代化、规范化进程,逐步形成了种加销***,科工贸一体化的药业特色经济发展格局。
药业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安国药业源于北宋,盛于明清,历史已逾千年,素有“药都”和“天下第一药市”之称。境内有全国唯一一座纪念药界人士的庙宇建筑群——药王庙,供奉着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皇帝加封的药王——邳彤。该庙起源于东汉,成为安国药业千年繁盛的根源。从1985年开始,安国每年举办国际药材交流会,是中药界最重要的贸易交流会之一。历史上著名的“八大祁药”就产自安国,药材加工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已具有相当规模,历史上加工生产的“百刀槟榔”、“蝉翼清夏”、“镑制犀角”、“云片鹿茸”四个品种被称为“祁州四绝”。繁荣的中药材交易和精湛绝伦的加工技艺,赢得了“草到安国方成药,药经祁州始生香”的美誉。作为千年药都,安国具有丰富的药膳、药浴、保健品等药文化产业,并成为全国唯一一条“北京——安国”保健旅游专线的主要景点。
中药材种植基础雄厚。安国是被国务院命名的“中国药材之乡”和全国首批无公害农产品(中药材)生产示范县,自然条件优越,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历史上就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常年种植药材15万亩左右,年产中药材3000万公斤,占全省中药材产量的70%以上。
中药材市场规模宏大。安国是全国著名的中药材集散地。东方药城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市场从业人员3万人,经营品种2000多个,日吞吐量800余吨,年成交额已逾100亿元。由于东方药城的市场变化对全国中药材市场总量、价格影响较大,被誉为国内中药材行情的“晴雨表”。东方药城经营触角遍及全国各地,辐射港台、东南亚、欧美、澳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药材出口占河北省中药材出口总量的70%以上,是国内中药材贸易的重要集散地和出口基地。
中药加工业发展迅猛。制药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以药都集团、安药集团、天下康制药等为骨干的制药企业集群,生产剂型10多种,中成药500多种,双黄连片、复方丹参口含片、畅鼻通等20多个优质品种畅销全国。近年来,积极适应国家行业政策的调整,引导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加快规范化生产。截至目前,全市制药和饮片生产企业达26家,中药饮片年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
药业技术人才丰富。在种植方面,经过多次承担省、部级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科研项目,以及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经常性联合协作,培养造就了一批中药材产量、质量、病害防治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绝大多数种植户掌握了常见中药材品种的种植技术,有着识药、知药、懂药的实践经验。在加工方面,以北方传统中药饮片炮炙加工技艺为代表的中药材加工业经久不衰,充分反映了安国人民在中药材加工方面的深厚功底和技术水平。随着中药研究所、中药材技校等科研院所的发展和对药业从业人员培训工作的加强,药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市具有中药职称的中药技术人员达万人以上。
中药信息网络发达。安国作为著名的中药材集散地和主产区之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