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白洋淀历史.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白洋淀历史.doc

上传人:花开一叶 2018/10/5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白洋淀历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白洋淀的历史
在7500年前,古黄河一直取道河北平原,白洋淀区域是它的必经之路,其路线是沿太行山冲积扇东流入海,这为白洋淀区域的存水提供了水源保证。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在河北平原的地上崩溃,改道南移。自此,白洋淀流域脱离了古黄河的冲积,水势变小,其原因是由黄河派生的一些支流盘据于此,源源不断地经白洋淀东流入海。后来这些支流逐渐演化成为白洋淀长期供水的九河。故白洋淀有“九河下梢”之称。这里需提醒大家一下,九河是多条河流的意思,不是共有九条河。于是,白洋淀流域出现了许多小洼地,这些小洼地的水面,随着旱涝的变化,时而收缩,时而扩张,大则串通成片,小则分离,甚至干涸。这时的白洋淀虽有湖泊的出现,但不是今天这样规则的样子,属于原始河流状态,没有象今天这样陆地、苇田和沟壕,保持着沼泽的外貌。
到了战国时期,白洋淀流域成为“燕南陲、赵北际”军事要地,燕国在此筑有三台城、混泥城,赵国在南边的安州筑有葛城,两国遥遥相对,虎视眈眈。公元前314年,燕召王又沿着古黄河流经白洋淀的北岸。筑起了一道500余里的长城,称为“燕长城”。一是阻止淀水的北泛,二是防止敌国的入侵,从此奠定了白洋淀自古至今的北界。现在刚刚修成的翠堤春晓步行街,就是当年燕长城的旧址,它在历史上曾经是硝烟弥漫的战场。伫立步行街上沉思,烽火连绵,人喊马嘶的场面就会浮现与脑海。
在西汉时期,白洋淀曾出现了多年枯水期,为何这样讲,这里有一佐证,即1985年在王家寨、赵庄子两地均发现大片的汉墓群,出土了“五株钱”等大量文物。
西晋时期白洋淀流域由枯水变为多水,出现了大量的游移淀泊。词赋家左思(250-305年)在《魏都赋》中写到“掘鲤之淀,盖节之渊”。唐代文人李缮注曰“掘鲤之淀”在河间莫县之西(莫县即今天的任丘县莫州),其位置与白洋淀的位置完全相符。“淀”这个名字由此而生。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易水》中注曰:“易水又东,泥水注入。水上承二陂,于容城县东南,谓之大泥淀、小泥淀”即今天的“大王淀”和小王淀“。泥洞口的即同口镇,浑泥城就是现在的安新城。
《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莫西有九十九淀”。即今白洋淀等泊。唐朝以前的白洋淀,保持着天然,未经人工治理面貌。
宋代出于军事需要,防止契丹(辽兵)的入侵,知沧州何承矩,上疏清于顺安军(军事管治的县治机构,驻地在今天关城的垒头村)以西、开易河、蒲口,导水陂泽。在公元993年,发诸州镇之兵一万八千人,经过建阡陌筑堤、浚沟渠,河通淀、淀联河,建成了自边吴淀至泥古海口,绵延七州郡,屈曲九百里,“深不可行舟,浅不可徒步”的“塘泺防线”。《宋史·河渠志》中对此有翔尽的记载,其记载中出现了“白洋淀”、“边吴淀”、“涝淀”等淀泊的名称,“白洋淀”第一次在史书中出现。不过,这里的“羊”字,还没有三点水,即牛羊的“羊”字,为什么用这个字,当时有资料说,该地水势浩大,风起浪涌,如奔跑的羊群。
何承矩修筑“塘泺防线”侧重于东西走向,目的是抗御辽兵的入侵,但也修过南北走向的堤堰,莫县县令唐介修筑了一唐堤,就属南北走向,这条堤就是后来千里堤的前身。这道堤防为白洋淀湖盆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道堤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淀水东溢任丘,为患农田。然而它无意成了白洋淀的东界。
白洋淀今天的格局,论功而言,应属宋代,唐堤和长城堤的接轨,构成了白洋淀的东边、北边两道界线。所以后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