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宁德有什么特产
宁德山青水秀,广阔的山地盛产林、茶、果、竹等经济作物,茶叶、食用菌、四季柚、槟榔芋、晚熟荔枝、晚熟龙眼、油柰、无核柿、板栗等畅销海内外,是发展名优特稀农副产品的好基地。宁德还盛产大黄鱼、石斑鱼、对虾、二都蚶、剑蛏等海珍品。芙蓉李芙蓉李:福安市是芙蓉李之乡,芙蓉李面积、产量居全国之冠。福安芙蓉李具有颗粒大、肉厚核小,甜酸适中,不粘核等特点,不仅可以鲜食,更是加工供出口的上乘蜜饯原料。以芙蓉李为坯制作的加应子、玫瑰李、芙蓉李干等系列蜜饯,口味独特、具有原果鲜味,是颇受欢迎的都市消闲食品。古田油木奈、古田竹编、霞浦贝雕和软木画古田油木奈:皮薄油亮,核小肉丰,甘甜可口。古田竹编:为闽东特有的民间传统工艺,尤以古田竹枕为最。霞浦贝雕和软木画:为旅游工艺品,制作精美,极具特色。
1、茶叶
闽东各县普遍栽培,历史悠久。红茶、绿茶、白茶、花茶,质地优良,名茶甚多。“坦洋工夫”、“白琳工功夫”占福建三大工夫茶之二。福安“坦洋工夫”生产的红茶,香味浓,以“条索紧细,略有白毫,叶色油润,叶底明亮,汤色棕红,滋味清醇”著称。远在明末,就打入国外市场,福安现年均产量4万多担,居全省第二位,是全国茶叶生产基地之一。宁德天山绿茶,以香高、味浓、色翠、耐泡四大特点著称,1982年评为30种名茶之一,获烘青绿茶第三名。福鼎的
“毫银针”清代就闻名国内外,1982年全国名茶评选获白茶第一名,,“香云”、“大白毫”也有盛誉,1983年获省优质品奖,现年产达5万担,为全省五大茶叶基地之一。闽东茉莉花茶、泽三绿、香味三优,有“天山银毫”、“毛蟹”、“香云”等4种获省优产品,其中“茉莉花茶”、“毛蟹”曾获商业部优质奖,在国内外享有声誉,是外贸出口的主要产品。
2、绿竹笋
又称马蹄笋:主产地福安、赛岐,产于夏季,质嫩味美,甜脆可口,清暑解渴,是盛夏酒筵的八闽山珍之一。已有400多年栽培历史,年产量达4000多担,名列全省首位,独创“清水白玉笋”罐头,销往国内外市场,是闽东出口创汇的拳头商品之一。
红曲
系古田、屏南特产,其中古田是红曲正宗产地。明万历年间,《古田县志》有“由家乡制曲,畲家乡租山”的记载。生产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工艺独特,素以颜色鲜红、表里色泽好、糖化发酵能力强而久负盛名。远销东南亚各国,年出口量占全省同类产品的80%以上,其中屏南酒曲厂是全省唯一的红曲出口厂,曾获全国金牌、银牌的七大名酒用曲。
3、福安蜜沉沉酒
福安酒厂红福牌蜜沉沉酒,已有130多年历史,色泽金黄透亮,味甜香醇和,有舒筋活络、滋补营养之功能,年产千吨,列为省内名酒。
4、茶油
主产于福安,栽培历史悠久。,年产油茶籽27400担,居全国之冠。产品质纯、色清、味美、气香,可降血压、抑胆固醇。1958年,周恩来总理为上白石公社墩头大队题词“绿色油库”。这个大队培育的“油茶王”誉满省内外。1979年,,年产油茶籽66000多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高年产量,上白石公社的油茶产量约占全县产量的一半。
竹枕
是宁德传统产品。因被作为贡品而驰名。其工艺原由古田杉洋传入,传入后经历代人逐步精练而成。清宣统二年(1910年)时最盛,从业人员40多人。民国18年(1929年)产量只剩500多个;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