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基础及下部构造施工方案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
本项目招投标文件.
两阶段施工图.
人员安排
施工负责人:倪生会
质检负责人:李华兴
试验负责人:夏传友
测量负责人:秦川
现场负责人:刘斌
质检员:罗德红
试验员:苏同、温海霞
测量员:朱晓丹、解国强
专职安全员:李长乐
工人:200人
主要机具安排
人工开挖设备50套,振捣器10台,空压机20台,电焊机15台,拌和场备用180KW发电机组1台,砼罐车2台,提升设备50套,钢筋加工设备5套。所有的机具状况良好,能保证施工的需要。
工程概述
本项目桥梁工程中,云台东大桥上部采用20-30m后张预应力砼连续T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台,嵌岩桩基础,桥梁中心桩号为左线K113+233和右线K113+250,,交角90°,全桥共五联,,,,。
施工准备
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压实,水泥砼硬化,进场道路硬化,堆料场硬化。预制场地应用水泥15#以上砼进行硬化处理,硬化厚度不小于18cm。根据现场实际地形合理规划,确定钢筋加工区、临时生活区、施工便道的位置。
测量组会同监理工程师对桩位进行放样,并通过监理工程师的验收。
试验室、监理工程师对已到位的原材料(特别是对水泥和钢筋)进行检验,结果必须得到监理工程师的认可。对不合格的材料坚决清退出施工现场。
对施工所用的机具进行一次检修,确定施工过程中不出现故障。
工程开工前应设置好施工标志牌及安全施工警示牌。
施工工艺
1)挖孔灌注桩
桩位定位
采用全站仪对全桥位基桩位置进行定位,并在纵横轴线上设置护桩,护桩设置要牢固可靠。中心桩号与护桩要明确标识,易于识别。对桩基位置进行定位的同时对桩位的地面标高进行复测并整理成册。
开挖
组织三班制连续作业。首先确定挖孔顺序,同一墩台各桩孔开挖顺序应视地层松紧情况及桩孔布置情况确定,然后在桩位上搭雨棚,安装提升设备。挖孔采用人工开挖,挖孔桩孔渣提升设备必须是电动设备,挖孔的孔渣堆放于指定的地点统一废弃于弃土场。提升机有防下落装置,杜绝人工提升孔渣。挖孔直径按照设计规定执行。在挖孔过程中,每挖深1米即检查桩孔尺寸和平面位置:单排桩桩位误差不得大于50mm,%桩长。孔径、孔深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开挖过程中,如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有差别时,应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
井口做防护:开挖井孔前,就地挖沟为模,在桩孔周围挖截水沟(陡坡地段),防止山坡上雨水汇流入正在开挖的桩孔中;~,并现浇15cm厚砼与第一节护壁浇成一体,用以加固井口;四周打好固定桩挂铁丝网。在挖孔过程中应及时浇筑砼护壁,第一节护壁应高出地面20cm,既防止地表水流进孔中,又可防止往孔内掉物伤人。挖掘时,不必将孔壁修成光面,要使孔壁稍有凹凸不平,在挖孔过程中经常检查桩孔尺寸和平面位置,桩位平面位置误差不超过50mm,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在30mm之内;孔径不小于设计孔径,孔深不小于设计值,%桩长(挂钎锤)。检查中如发现偏差超过以上规定时,应及时改正后才能继续施工。挖掘过程中如发现渗水,应及时支护孔壁,防止水在孔壁浸泡流淌造成坍孔。渗水严重时,改变施工方案为钻孔法施工,方案另行上报。
桩基础开挖至坚硬岩层须采用爆破时,应专门设计,宜采用浅眼预裂爆破法,在孔内离孔壁10cm周围打孔(孔内不装药)形成预裂圈,打孔50cm深,在中间打孔装药爆破后形成预裂,采用电雷管引爆,炸药量严格控制在3kg/m³。爆破后应先通风排烟15min,待孔内空气指标达到现行标准后,并检查无有害气体。人工采用手风钻修整成孔。工作人员方可下井作业,。挖孔桩轴线偏位检测随时进行检测,以保证桩基础的垂直度。
桩孔位置必须留有足够的工作平台,不宜小于16m²。
井口安设牢固可靠的安全梯,以便于施工人员上下,挖孔工作暂停时,孔口必须盖罩;
挖孔桩施工区应在四周设置铁丝网封闭,防止山体滚石侵袭。
在挖孔过程中,孔下面必须设置挡土板,以避免物体掉入孔内伤人。
施工过程中电动提升设备采用铁桶,承载重量≥200kg,。应设置自动保护装置,如停电时,自动关闭并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