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分红方案分析DOC.pdf

格式:pdf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分红方案分析DOC.pdf

上传人:jiqingyong11 2015/9/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分红方案分析DOC.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分红方案分析

投资收益的构成
上市公司分红的规则与程序
上市公司分红的形式与内容
上市公司分红水平分析
上市公司分红过程中的复杂状态


投资收益的构成

进入 1996 年后,由于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及宏观政策的转变,我国股市出现了一
个持续一年多的牛市行情。在这-轮行情中,追捧绩优股,热炒公司业绩成为与往年不同的
最主要特点。如四川长虹、深发展等股票,因为公司业绩优异,股价一涨再涨,而一些公司
业绩较差的股票,其价格不涨反跌。投资者如果误买了这些股票,就可能饱尝牛市套牢之苦。
投资者看中上市公司的业绩,是一种巨大的进步,这说明我国的投资者已经逐渐走向成
熟,我国的股市也逐步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在我国目前的股市中,
绝大多数人看中公司业绩,并不是以公司业绩来投资,而是用公司业绩去投机,人们往往是
将公司业绩作为一个投机的题材,进行短线炒作以博取差价。这种状况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原
因。
一般来讲,投资者看中上市公司的业绩并不是投资的根本目的,其投资的根本目的是追
求收益最大化。投资者获取收益的大小,决定着投资者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投资者行为完
全受利益驱动,在特定的市场中,如果投资获得的收益大于投机获得的收益,投资者必然趋
向于投资;如果投机获得的收益大于投资获得的收益,投资者必然倾向于投机。而投资者获
得收益的大小,首先与上市公司的分红有关。上市公司分红问题是一个关系到股票市场发展
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它直接涉及到上市公司能够给股东多少投资回报。只有当上市公司
能够支付给股东满意的投资回报时,人们才愿意向上市公司投资,否则人们只能去投机,博
取短线差价,而股市也只能成为一个高度投机的市场。应当注意的是,上市公司的分红问题
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量比较问题,有些效益好的上市公司分红比例不高,而投资者仍然愿意
向这些公司长期投资,因为这些公司具有较好的成长性,投资者购买的是这些公司的未来,
是为了获取长期的差价收益。因此,在研究上市公司的分红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投资
者收益的构成进行研究。
投资者购买股票,是为了获得收益。而投资收益根据其来源和形式不同,又可以划分为
不同的组成部分。从总体上讲,投资者的收益主要由两部分构成。-部分是股利收益,这种
收益主要是通过上市公司分红来实现。上市公司分红又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即派现金和送红
股。股利收益是投资者向上市公司投资而获得的收益,因此是一种投资收益。另一部分是资
本收益,这种收益也叫股票的买卖差价收益,即投资者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股票所获得的收益。
许多人将这种收益看成是投机收益,这是不正确的。实际上,买卖差价收益也分为两种不同
的形式,一种是由于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在公司业绩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其股票价
格稳定地增值,而使投资者获得的长期差价收益。这种收益是因投资者长期投资而获得的,
所以是一种投资收益。有些上市公司虽然经营业绩不错,但为了增强其成长性,在红利分配
时,采取少派现金多送红股的方式,将更多的资金留作公司的发展资本。投资者购买这些公
司的股票,虽然短期所获得的现金收益较少,但手中股票增加,通过长期投资也可以获得可
观的长期差价收益。另一种是通过投资者凭借各种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捕捉市场机会,进
行股票短线炒作而获得的短期差价收益。这种收益是投资者通过市场中短期投机的行为所得
到的,因此是一种投机收益。

在股票市场中,只有投资收益大于投机收益,投资者才能倾向于投资而减少投机,使市
场中投资的人数大于投机的人数,股票市场才能成为稳定健康的投资市场,否则股票市场只
能是一个投机的市场。而投资收益大于投机收益的前提是上市公司的高投资回报和高成长
性。上市公司的高投资回报和高成长性又是建立在上市公司业绩不断提高的基础之上的。
在发达国家,由于大部分上市公司有业绩支撑,有能力支付给投资者较多的投资回报,
或者具有较高的成长性,投资者获得的投资收益不仅远远大于投机收益,而且往往大于同期
银行存款利息。例如在美国,一年期银行存款的利率为 6%,所得利息要交纳 15%的联邦税,
再减去通货膨胀率 3--4%,实际所获利息是很少的。而投资于美国的股票市场,可获得的
投资收益较高。因此,在美国有 60%以上的公民投资于股市。股市中投资的人数大大高于
投机者人数。在投资者中又分为两类人,一类人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上市公司的投资回报,
是为了追求上市公司分派的现金。这一类人以老年人居多,考虑现时多于考虑未来。另一类
人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购买上市公司的未来,追求的是因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而带来的长期差价
收益。这一类人以中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