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品.ppt

格式:ppt   大小:3,613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品.ppt

上传人:在水一方 2018/10/6 文件大小:3.5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品.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二)苏轼作品
苏轼,字_______号______,眉山人(今四川眉山县) ,________时期文学家,_________之一。与父_____﹑弟______合称为“三苏”。
诗歌方面和______并称______”,词方面和______并称“______”。
书法方面和______ _____ _____并称“宋四家”。
子瞻东坡居士 北宋 唐宋八大家苏洵 苏辙 黄庭坚苏黄 辛弃疾苏辛
黄庭坚米芾蔡襄
(四)写作背景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这样写道:“他从监狱里走来,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犯的身份走来,带着***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一路上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一路走来了黄州……”
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捕下狱,自被捕到结案,历时五个月,不论在朝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络绎不绝,最后,宋神宗才决定不杀苏轼,而以贬谪苏轼到黄州做团练副使了事。1082年,苏轼47岁,在心情极其复杂的情况下,他游赤壁时写下了这首词。(同时期还写了前后《赤壁赋》,在必修一我们学过前《赤壁赋》)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英雄人物)。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比喻浪花)。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意在说明周瑜正年轻),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橹(借代曹操的水军)灰飞烟灭。故国(旧地)神游,多情应笑我(倒装,理解为“应笑我多情”。“多情”,多愁善感),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樽)还酹(lèi洒酒酬月)江月。
点这里听配乐朗诵
1、思考讨论:从章法上说,词的上片侧重写景、叙事,下片侧重抒情。本词的上片中,你认为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五)研读全词
所见:大江、赤壁、乱石、惊涛
所想:淘尽风流人物
涌现多少豪杰
诗人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描写了赤壁怎样的景色?从哪些角度来写?基调怎样?
乱、穿: 写出江岸石壁的险怪和高峭(形)
惊、拍:写出海浪汹涌,描绘水石相搏(声)
卷:写出浪花四溅(形)
雪:写出水色纯白(色)
基调:豪迈奔放
作者抓住悬崖、陡壁、怒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这有什么作用?
雄奇壮丽的赤壁之景会令人想到当年战场壮阔的
场面,为下片追怀英雄人物渲染气氛。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对偶、夸张、比喻
2、思考: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1)上片作者的视野开阔,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把眼前的大好河山描绘得宏伟、壮阔、气势磅礴。
(2)①这就为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的出场作了绝好的铺垫。②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这也体现了作者作为豪放派代表的词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