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2
文档名称:

楷书课品.ppt

格式:ppt   大小:5,592KB   页数:7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楷书课品.ppt

上传人:花花世界 2018/10/6 文件大小:5.4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楷书课品.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楷書
楷书名称的来源
楷书的起源
楷书最早的作品
楷书字体的类别
楷书的特点
楷书源流演变
1207班黄云
楷书名称的来源
书法史有个现象,即:“书无定名”,先有书体,后人命名。如篆书出现于周秦,命名在东汉;分书流行于东汉,魏晋时有名;楷书、隶书命名和使用更是复杂和混乱,这说明书体命名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过程,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楷书的起源
楷书从章草之说
楷书从行书之说
楷书从草隶或古隶母体之说
楷从隶出说
楷书最早的作品
《葛府君碑》,《谷朗碑》(是由隶向楷过渡的书体,已经具有一定的楷书体势了。)

《太上玄元道德经卷》
图为朱然墓出土的名刺
楷书的分类
大楷:一般指直径约在数寸以下,拳头大小的字。
中楷:即常说的“寸楷”,即直径约1寸以上的楷书。
指的是直径两三厘米以下见方的小字。历代书法大家没有几个不善于写小楷的,而且他们都有***的小楷作品。
楷书的基本特征
整体形态简洁、方正;框架结构开放;笔画简约、棱角分明,不似行、草书勾连缠绕,清楚明确;运笔丰富,笔力遒劲,是比篆书、隶书、草书、行书笔画更多的书体。
楷书的源流演变
一:楷书的萌生期
中国文字在汉代前已经经历了多次改革,结果是由繁向简的转化。结构从难变易,笔画由繁到少。自西汉文、景帝提倡书法来,到东汉桓、灵帝时,中国书法一度出现了繁荣局面,书风日盛。到东汉末年,楷书已初见雏形。
三国魏时,钟繇在促进由隶入楷的实践中,为后人开辟了一个新面貌。
钟繇的书法真迹早已失传,宋以来的法帖《宣示表》《贺捷表》都是出自后人的摹本。
钟繇著名的《宣示表》,作于其71岁时。它在运笔方面还有较浓的古隶书的意味。有人称之为“隶楷”。
钟繇《宣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