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学生社区实践报告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方案(实验)》,综合实践活动已明确作为高中课程结构八大学习领域之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占8学分,其中,社会实践占6学分,社区服务占2学分。为确保我校学生暑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特制定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及社区服务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山东省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以教育要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其它课程的实施,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一代人。
二、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工程是我校学生五大自我锻造工程之一,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及社区服务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发展、自我教育、自我锻造、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张扬个性,发展特长,成为创造性人才,因此要切实实施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一)社会实践目标
、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
,形成一定的劳动技能。
,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独立思考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社区服务目标
,主动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意识、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提高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服务社会的意识,并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学习新知识,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活动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
(一)社会实践:
1、进行社区(村镇)调查,写一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如
(1)、回初中母校实践(高一)访问母校的新情况等、建国60周年家乡变化、地区财政情况、地区农业旅游业等发展状况、城乡家庭经济状况等;
(2)、饮水卫生安全、子女就学、医疗保舰老年人生活保障、环保调查、交通安全问题调查、文明礼仪调查、家庭节能调查、物业管理调查、交通状况调查等。
2、打工:根据家庭和个人情况,找一份假期临时工作,工作时间不少于10天,撰写打工体会。
(二)社区服务
1、参加家庭附近所在社区(村镇)的各种公益活动,如:进行法制、人口与保舰环保与卫生、科普等宣传活动,开展助学帮困、拥军优属、文娱等活动;
2、参加社区(村镇)建设活动,如环保卫生,社区(村镇)综合宣传,陋习纠察,敬老爱老、帮困助残活动、社区(村镇)读书活动,交通服务活动,社区(村镇)公益劳动等;
3、进行见习社区干部活动,如:调查社区社情、参与社区规划、提出社区建设合理化建议、体验社区干部工作等;
4、参加志愿者活动。
四、实施方案
:
由教育处搭头,班主任、学生会成员和班干部组织:①每个社区服务小组成员不少于四人,社区服务小组同时为学习互助小组;②社会实践活动可单独行动,也可组队活动,但每位同学的社会实践报告要独立完成,不可雷同。
:
(1)、利用暑假假期时间进行,总时间不少于15天。
(2)、所用时间必须在社会实践报告及社区服务总结中体现出来。
(3)、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活动组织阶段
①实践小组组队(7月3日7月6日)以班为单位,上报学生社区服务及社会实践组队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班级、详细家庭地址、联系电话等,各班组队统计结果由班长交教育处,教育处负责进行分类汇总。
②督察小组组队(7月6日7月9日)以各级部学生会成员为负责人,以所在实践区域中的学生干部为成员组成暑期学生社区服务及社会实践督查小组,负责督查学生暑期社区服务及社会实践活动落实情况,督察小组名单在放假前由学生会交教育处。督查小组成员负责填写同学们的《督查记录表》。
活动实践阶段
①7月9日,学校发放《家长怎样帮孩子合理安排暑假生活》见莱芜一中第19期《家长之友》集中向每一位家长宣传学校对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及社区服务的意义。
②7月11日8月22日期间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及社区服务。
③8月18~22日督查小组分三次集中检查各社区服务小组作业完成情况,督查小组如实填写上报,各督查小组成员的《督查记录表》学生会负责填写。
活动总结阶段
①9月1日9月5日,各督查小组根据自己检查情况对本次活动的收获、不足及督查学生的学习、生活、守纪、安全等方面情况进行总结,并随《莱芜一中学生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指导手册》上交督查记录表。
②9月5日9月10日,根据各小组活动开展情况评出优秀社会实践先进小组5个予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