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师的合作与发展研究实施方案
教师的合作与发展研究实施方案
教师的合作与发展研究实施方案一、问题的提出课程改革将使教师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教师在教育改革的舞台上将扮演一个新的角色,教师将进入课程规定的新的课堂生活方式。随着课程所建立的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不断的形成新的基本技能,教师的技能也是教师专业化表现的特点,专家引领、自我反思和合作成长是中学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途径。我省很多学校正在探索通过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形式促进教师合作提升教育质量。教师合作不仅仅是工作上的配合,最重要的是教育观念上的共同更新,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共同提高,达到契合。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实施《教师的合作与发展研究》实验课题。通过对本课题的实验和研究,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推进我校教育科研发展和创建特色学校的进程。
二、实验假说与依据(一)实验假说"教师的合作与发展研究"实验的假说是:以教育学、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学习素质教育理论和创新教育理论,通过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实验依据1、理论依据(1)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给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健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这一重要论断,阐明了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与教师的全面素质提高密切相关。
(2)根据主体教育的理论,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是主体教育的三个维度,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尤为重要。
(3)《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如何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素质、机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建设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在教育科研研究和实践中培养骨干,形成群体,推广有价值的成果一定能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2、现实依据(1)校领导班子重视教育科研,支持教师搞科研,每年对教育科研投入一定的经费。
(2)我校在"十二五"期间科研立项如:《提高教师素质与减轻学生负担的关系研究》《家庭如何配合学校素质教育的研究》等实验课题,经省、市教育科研部门进行成果鉴定、验收合格,取得可喜成果,实验教师有一定的科研经验,为研究本课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参加实验课题研究的成员都是市、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本科学历以上的占95%,有的教师的科研论文曾获得市、省、国家级优秀论文奖,并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
三、实验目标及原则(一)理论目标:
1、探索教师合作的科研能力与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的关系。
2、探索教师,家长、管理者的合作对学生成长的关系。
(二)教育改革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全体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接受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
(三)教师培养目标:
1、实验教师通过实验课题的研究,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合作,推进课程改革的发展。
(四)实验原则1、全面性原则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树立新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整体性原则综合运用各科教育手段,全面实施各项教育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主体性原则充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