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35.4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初步设计说明.doc

格式:doc   大小:177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35.4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初步设计说明.doc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18/10/7 文件大小:17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35.4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初步设计说明.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初步设计说明
室外设计气象参数
(1)地理纬度:北纬° ′;
(2)大气压力:冬季 hPa;夏季 hPa;
(3)室外计算温度
冬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 ℃;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 ℃;
冬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 ℃;夏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 ℃;
冬季供暖计算干球温度: ℃;
(4)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
(5)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最冷月月平均相对湿度): %;
(6)冬季最多风向及其频率: ;
(7)冬季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 m/s;
(8)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m/s;
(9)最大冻土深度: mm;

本工程包括等建筑物(或房间)的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设计,各项目(房间)的具体设计内容如下表所示;
序号
项目(房间)名称
设计内容
供暖
通风
空调
防排烟
冷源
1






2






3






4



























注:格中带△者表示需要进行设计的内容

序号
房间名称
室内计算参数
冬季
夏季
新风量
平均风速
噪声级
温度
相对湿度
温度
相对湿度
冬季
夏季

%

%
m3/h·p
m/s
m/s
dB(A)
1









2









3









4




















(1)供暖热负荷的估算
序号
建筑物(房间)名称
供暖建筑面积
供暖指标
供暖热负荷
备注
m2
W/m2
W
1





2





3





4





























(2)供暖热媒采用,由集中供应,通过室外热力网分送至各供暖建筑物;在建筑物的热力入口处,装置过滤器、平衡阀、热量表等设备。
(3)室内采用双管热水顺流回水上行下给式供暖系统,供水干管敷设在,回水干管敷设在。
(4)散热器采用型,每的散热面积为 m2,标准散热量(△T=℃)为 W。
(5)散热器的承压能力应等于或高于 MPa。
(6)在连续每组散热器的供水管上,均装置散热器恒温阀,供用户自主设定室内供暖温度。在散热器的回水管上,均装置铜质散热器回水阀。
(7)供暖系统的干管及立管,均采用碳素钢管。公称直径DN≥50mm者,采用无缝钢管(GB8163);DN<50mm者,采用普通焊接钢管(GB3092)。
(8)室内埋地管道,按下列原则选用:
1)热媒温度t≤80℃时,采用热塑性
2)热媒温度80℃<t<85℃时,采用铝塑复合管(列出不同直径要求的壁厚)。
注:①热塑性塑料管规格型号的选择,主要是根据系统工作压力、,确定管材系列值S值。
②铝塑复合管是由聚乙烯和铝合金两种杨氏模量相差很大的材料组成的多层管,在承受压力时,厚度方向管环应力分布是不等值的,无法考虑各种使用温度的积累作用,所以,不能用S值来选择管材和确定其厚度。通常,只能根据长期工作温度和允许工作压力进行选择。
③具体选择确定方法,。
(9)敷设供、回水干管时,应保持不小于3/1000的坡度,供水干管的坡向与供水流向相反;回水干管的坡向与回水流向相同。
(10)供暖系统中的管路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应分别设置自动排气阀和手动泄水阀。
(11)仿佛与绝热:
1)所有明装的钢管及型钢支吊架,在完成表面除锈处理后,应刷防锈漆一遍,干燥后再刷银粉漆或耐热调和漆两遍。
2)表面需要进行绝热处理的钢管,在完成表面除锈处理后,应刷防锈漆二遍。
3)供暖总立管、安装在地沟或非供暖空间里的供暖供、回水干管,均应进行绝热保温处理。保温绝热材料采用,其厚度为 mm,保温层外部应设置保护层。
、除尘机防排烟设计
(1)本工程的等房间,在生产(试验)过程中,放散
等有害物,详见下表所示。
序号
房间名称
生产(试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