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趣味教学培养兴趣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年龄特点是好表现、模仿性强、记忆能力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英语新课程标准首要任务要求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成功的外语教学课堂教学应该是课内创造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经学到的语言材料。“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兴趣、知识和能力是小学生最重要的,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要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
一、创设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我发现学生都比较喜欢在模拟的情景中扮演角色,通过角色扮演,他们可以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期望以模拟方式表达出来,从中获得满足。学习英语应在儿童的交往活动中进行。
教《What’s your job?》职业这一话题时,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先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家人、亲朋好友的职业。例如,学生可以介绍自己的父母亲的职业,互相问What is your father’s job? He is a ….互相讲自己的理想What do you want to be? I want to be a ….潜移默化中操练了语言,使学生的口语语感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情景操练中逐步形成,并在实际运用中得以优化,学生兴趣很浓。
学习in(在…里面)on(在…上面) under(在…下面)时,我准备一个桔子和一个盒子,根据方位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让同学把桔子放在盒子上,让另一个同学说on the box。把桔子放在盒子里说in the box,放在盒子下面说under the box。然后再反过来了,先说出英语,让同学把桔子放到准确的位置。
二、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情绪
兴趣是爱好某种活动的心里倾向,和一定的情感有联系。对学生获得知识、开发智力有重要的作用。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去探索。
儿童具有活动的天性,只有尊重儿童爱玩、爱动的天性,创造轻松活泼、宽松的学习气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此,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如:教学“What’s this in English ?What colour is it ?”的句式时,我准备了苹果、香蕉、桔子等水果带入课堂。学会句型后,让一位同学蒙住眼睛,让他摸一样水果后,问: “Guess ! What’s this in English ?”猜出后再问: “ What colour is it ?”做完游戏,还要请猜得对的,说得好的同学来尝一尝水果,这样轻松活泼的气氛大大地激发了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捕捉学生的兴趣所在,努力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寓趣味于知识传授之中,这样才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教“How many…can you see?I can see……”时,采用下面的教具,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准备好剪刀和纸,边剪边与学生交流:“What am I doing? I am cutting some apples. How many apples? Guess.
”这种方法,在边制作边交流的过程中,师生有一种思维、语言的互动,这种互动将英语学习变得真实、有趣、生动。
如在学习一些简单的短语句型时,我让他们四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