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灯盏花种植技术.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灯盏花种植技术.docx

上传人:buxiangzhid56 2018/10/7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灯盏花种植技术.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灯盏花种植技术
一、灯盏花形态特征描述:
灯盏花为菊科飞蓬属植物 ,全草入药 ,多年生草本,高 20-30 厘米,花似灯盏,根像
细辛,故又名灯盏细辛。根茎粗短,其上密生纤细的须根,直或向下斜生,线状稍肉质。茎
直立, 单生或数茎丛生, 绿色或待紫红色, 上端稍弯曲, 上部无棱, 下部具纵棱, 疏被粗毛。
基生叶匙形或匙状披针形,长 3-5 厘米,宽 - 厘米,两面有毛,全缘,常邹波状,基
部渐窄成柄,多带红色;茎生叶长圆形至条状披针形,互生,长 2-3 厘米,宽  厘米,无
柄。夏秋开花,头状花序单生茎顶,直径 -2 厘米,总苞片 3 层,窄披针形,边缘有 2-3
列紫色雌性舌状花,中央为黄色***管状花。果为瘦果,扁平,有柔软的白色冠毛两层,外
层极短。
二、灯盏花生物学特性:
灯盏花主要生长在云南 (主要集中地带) 、四川、 广西、 贵州、西藏等省区海拔 1200-3500
米向阳坡草地、疏林或林缘地带。
温度:灯盏花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在 6-25 度的温度下均能正常的生长发育。而种子出苗
的适宜温度为 15-25 度,种子出苗后就进入营养生长期。由于植株矮小,叶丛接近地面,即
便冬季偶尔出现短暂的低温对植株生长也无太大影响;
水分: 灯盏花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 水分对灯盏花苗期的影响比较显著, 由于种子比较瘦
小,种胚萌发后幼苗的生存直接依赖环境条件, 成年植株有发达的根系, 对恶劣的环境有较
强的适应性,旱季植株营养生长缓慢,叶质增厚,预计植株生长较快。
光照: 灯盏花属喜光植物, 需要充足的光照。 野生植株主要分布在向阳背风开阔坡地, 人
工栽培的灯盏花由于种苗繁殖困难, 幼苗主要生长在塑料薄膜下或大棚内, 缺少了充足的光
照,植株长势较弱,容易受到病害的侵染。
PH:灯盏花适宜 PH 为 6-7
三、灯盏花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灯盏花喜阳光、较耐干旱,宜选择光照充足、地势平缓,且土壤应疏松
肥沃的地块,最好以红壤土为宜。移栽前 7-10 天,选晴天及时翻挖、晒伐、平整,按
米起畦,畦面宽  米,沟宽  米,沟深  米,成高畦低沟,利于排水,畦面平整后,
每亩用腐熟农家肥 1500Kg,过磷酸钙 30Kg,三元复合肥 25Kg 均匀撒施后翻挖以培肥土壤,
使粪、肥、土壤充分混合,平整后待播种。
(二)、繁殖方法:种子繁殖是灯盏花生产上主要的繁殖方式。组织培养苗和分株繁殖等
方法几乎不用,种子繁殖又有育苗移栽法、直播和漂浮育苗法。
1 .种子处理:种子播种前用阳光暴晒 3-4 小时,以减少附在种子表面的病原菌和虫卵,
再用 30-35 度温水浸泡 48 小时,用细纱布滤水后混入细湿沙中拌匀待播;
2 .土壤消毒: 对苗床的土壤消毒是播种前最关键的一步, 若不采取消毒措施, 则会对其
出苗造成影响。 消毒上可采用施美地、 多菌灵、 ***等多种药物进行土壤消毒, 有线虫为
害的土壤,在深翻晒垡时,亩用  线虫必克拌细土撒施灭线虫;
3 .育苗移栽: 播种量每平方米 1g 撒播, 撒种时要均匀, 播种后用细腐殖土覆盖 -
厘米,最后用松毛或稻草覆盖,并浇水,然后覆盖薄膜;播种后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