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容易写错用错的字词(增补版)
2013-02-17 来源:福州晚报
去年2月14日,本报整理、公布了一部分大家平时容易写错、用错的字词。不少读者来信、来电,称赞这是一件大好事;有的读者把这个版面贴在书房、办公室,供日常参考;有的读者还热心地提出了增补部分词条的建议。今天,我们参照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重新公布《容易写错用错的字词》(增补版),并向热心支持晚报工作的广大读者致谢!
A
唉声叹气:易误作“哀声叹气”。
挨过寒冬:“挨”指困难地度过,常有人误写为“捱”。《现代汉语词典》将“捱”列入应淘汰的异体字。
安详:易误作“安祥”。
按部就班:易误作“按步就班”。
按捺不住:易误作“按耐不住”。
B
抱怨: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易与“报怨”相混淆,如有人将“抱怨命运不公”误写成“报怨命运不公”。“报怨”是指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如“以德报怨”、“以怨报怨”。
背篼:易误为“背兜”。篼,竹、藤、柳条等做成的盛东西的器具;兜,口袋一类的东西,如裤兜、网兜。
飙车、飙升、发飙:“飙”常被误写成“飚”。“飚”是已被淘汰的异体字。
病恹恹:易误作“病殃殃”或“病秧秧”。
博弈:易误作“搏弈”或“博奕”。
博取欢心:易误作“搏取欢心”。
舶来品:易误作“泊来品”。
不省人事:易误作“不醒人事”。
不假思索、假以时日:“假”易误作“加”。
不尽如人意:是成语“尽如人意”的否定用法,不能写作“不尽人意”。
不知所终:不知道结局或下落(终:最后)。易被误写为“不知所踪”。
不只:不但,不仅。易与副词“不止”相混淆。不止,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一般用在某个数字之前,如“不止60岁”、“不止一次”。
C
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差:稍微)。常被误当成“不如人意”来用。
察言观色:指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对方心意。易误作“察颜观色”。
插一脚:因与“掺和”意思相近,易混淆而误作“掺一脚”。
惨无人道:易误作“残无人道”。
曾几何时:指时间没过多久。常被误解为“曾经有一段时期”来使用。
沉湎:易误作“沉缅”。
橱柜:易与“厨具”相混淆,而误写成“厨柜”。
村主任:村民委员会主任的简称,不能称“村长”。
床笫:床铺,多指闺房或夫妇之间。易误作“床第”。
扯淡:指闲扯、胡扯。易被误写为“扯蛋”。
唇枪舌剑:易误为“唇枪舌战”。
出其不意:易误为“出奇不意”。
D
大有作为:不能写作“大有做为”。
戴上金箍:常有人误写成“戴上紧箍咒”。紧箍咒是指《西游记》里唐僧用来制伏孙悟空的咒语,能使孙悟空头上的金箍缩紧,使他头疼。紧箍咒只能念,不能戴。
登录网站:易误作“登陆网站”。
灯火阑珊:表示灯火将尽。常有人误以为是灯火辉煌之意。
貂蝉:中国历史上“四大美人”之一。易误作“貂婵”。
钓鱼竿:易误为“钓鱼杆”。
顶级:最高级别的,水平最高的。常有广告错写为“鼎级”。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年纪称为豆蔻年华。常有人误用于女子十七八岁或二十几岁。
渡过难关:不能写作“度过难关”。
度假、度汛、度荒:“度”不能写作“渡”。
独当一面:易误作“独挡一面”。
丢三落四:易误作“丢三拉四”。
E
噩梦:易误作“恶梦”。
F
仿佛:也作彷彿,但不能写作“仿彿”或“彷佛”。
防患于未然:常有人误作“防范于未然”。
分内、分量、本分、天分、辈分、福分、恰如其分、看在老朋友的分(情分)上:这里的“分”常被误写为“份”。但表示程度、地步时,应为“份”,如“都闹到这份上了”。
风起于青蘋之末:比喻事物处于萌芽阶段,“青蘋”易被误写成“青苹”或“青萍”。“青蘋”是一种生于浅水中的蕨类草本植物,一遇风吹水动,便会摇晃。
奋发图强:易误作“愤发图强”。
伏法:指罪犯被执行死刑。不能把犯罪嫌疑人落网、被判刑说成“伏法”。
服服帖帖:易误作“服服贴贴”。
副(量词):用于成套的东西或面部表情,易与“幅”混淆,如“一副对联”易误作“一幅对联”。
G
各行其是:易误作“各行其事”。
宫保鸡丁(菜名):常被误写为“宫爆鸡丁”。
攻城略地:易误作“攻城掠地”。
骨鲠在喉:易误作“骨梗在喉”。
挂挡:常有人误写为“挂档”。
关怀备至:易误作“关怀倍至”。
诡计多端:易误作“鬼计多端”。
H
哈密瓜:易误作“哈蜜瓜”。
海上生明月: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常有人误写作“海上升明月”。
寒暄:易误作“寒喧”。
瀚海:指沙漠,常有人误解为大海。
汗流浃背:易误作“汗流夹背”。
好高骛远:易误作“好高鹜远”。
呵斥:大声斥责。易误作“喝斥”。
合龙:修筑堤坝或桥梁等从两端施工,最后在中间接合,叫做“合龙”。常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