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建年产300MW单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二○一○年七月
目录
1 总论 3
项目背景及由来 3
评价标准 4
4
5
评价工作等级 5
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 6
2 项目概况 6
、建设地点及建设性质 6
7
7
8
8
10
11
11
12
、空调及通风 13
15
、拆迁、移民 15
3 工程污染源分析 15
15
15
16
16
16
16
16
20
20
噪声污染源 29
固体废物 30
4 环境现状 31
31
31
31
31
5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32
32
32
33
33
6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33
33
33
33
33
7 污染减缓措施与环境管理 34
34
34
8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35
9 公众参与 35
10 清洁生产分析 35
11 规划相容性及选址合理性分析 36
1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36
13 结论与建议 36
总论
项目背景及由来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目前成熟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具有诸多优点,如安全可靠、无噪音、无污染、能量随处可得、不受地域限制、无需消耗燃料、无机械转动部件、设备故障率低、维护简便、可无人看护、建站周期短、规模大小随意、无需架设输电线路、可以方便的与建筑物相结合等,以上优点都是常规发电和其它发电方式所不能及的。我国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产量在2002年以前长期徘徊在全球产量的1%左右,但是自2004年以来,在国际光伏市场尤其是德国、日本市场的强大需求拉动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光伏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为世界瞩目。2006年我国在光伏领域的产能达到世界份额的10%以上,仅次于日本、欧洲,居世界第三位。估计到2010年,我国的光伏发电产品产量将突破1000MW,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国。
在光伏市场的应用方面,2002~2004年,国家组织实施了“送电到乡”工程,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安排了47亿资金,在内蒙古、青海、新疆、四川、西藏和陕西等12个省(市、区)的1065个乡镇,建设了一批独立的光伏、风光互补、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电站,其中光伏电站占大部分,,促进了国内光伏产业的兴起。到2006年,全国累计光伏发电容量为8万KW,其中42%为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用于解决电网覆盖不到的偏远地区居民用电量问题,此外,通信等工业领域和光伏消费品的市场份额也在逐年增长。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利中国”)是英利绿色能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利国际”)在中国河北省保定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成立的外商独资企业,注册资本12000万美元。英利国际系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是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利开曼”)的全资子公司,英利开曼于2007年6月8日在纽交所成功上市,共发行290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ADS),,成为继无锡尚德、常州天合和江西赛维LDK之后,第四家在纽交所上市融资的中国光伏企业。
英利中国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聘请了在光伏领域从事多年研究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教授为指导,与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英利中国的主营业务有硅太阳能电池及其相关配套产品、风机及其相关配套产品、热发电产品、控制器、逆变器、兆瓦级跟踪器的研发、生产、销售、技术咨询及服务;太阳能光伏电站工程的设计、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