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重金属污染的威胁在于它不能被微生物分解,相反,微生物可以富集重金属,并且能将某些重金属转化为毒性更强的金属-有机化合物。自从20世纪50年代在日本出现水俣病和骨痛病,并且查明是由于汞污染和镉污染所引起的以后,重金属的环境污染问题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重金属元素在环境污染领域中的概念和范围不是很严格。一般是指对生物有显著毒性的元素,如Hg、Cd、Pb、Cr、Zn、Cu、Co、Ni、Sn、Ba、Sb等,从毒性的角度考虑通常把As、Be、Li、Se、B、Al等也包括在内。目前最引人注意的是Hg、As、Cd、Pb、Cr等。汞在自然界的丰度不大,但是分布很广。g/g;~g/g,~g/g,~g/g;g/L,g/L,g/L,某些泉水中可达到80g/L以上;~510-3g/m3。19世纪以来,随着工业的发展,汞的用途越来越广,生产量急剧增加,从而使大量汞由于人类活动而进入环境。根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开采应用的汞量约在1104t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最终以三废的形式进入环境。根据计算,在氯碱工业中每生产1t氯,要流失100~200g汞;生产1t乙醛,需要用100~300g汞,以损耗5%计,年产10104t乙醛就有500~1500kg汞排入环境。与其他金属相比,汞的重要特点是能以零价形态存在于大气、土壤和天然水中,这是因为汞具有很高的电离势,故转化为离子的倾向小于其他金属。汞的任何形态都具有挥发性,无论是可溶或不可溶的汞化合物,都有一部分汞挥发到大气中去。挥发程度与化合物的形态及在水中的溶解度、表面吸附、大气的相对湿度(RH)等因素密切相关。有机汞的挥发性大于无机汞,有机汞中又以甲基汞和苯基汞的挥发性最大。无机汞中以碘化汞挥发性最大,硫化汞最小。另外,在潮湿空气中汞的挥发性比干空气中大得多。由于汞化合物的高度挥发性,可以通过土壤和植物的蒸腾作用而释放到大气中去。空气中的汞就是由汞的化合物挥发产生的,并且大部分吸附在颗粒物上。气相汞的最后归趋是进入土壤和海底沉积物。在天然水体中,汞主要与水中存在的悬浮微粒相结合,最后沉降进入水底沉积物。在土壤中由于假单细胞菌属的某种菌种可以将Hg(II)还原为Hg(0),所以这一过程被认为是汞从土壤中挥发的基础。有机汞化合物曾作为一种农药,特别是作为一种杀真菌剂而获得广泛应用;这类化合物包括芳基汞(如二硫代二甲氨基甲酸苯基汞,在造纸工业中用作杀黏菌剂和纸张霉菌抑制剂)和烷基汞制剂(如氯化乙基汞,用作种子杀真菌剂等)。无机汞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一般容易排泄。当汞与生物体内的高分子结合,形成稳定的有机汞配合物,就很难排出体外,其中半胱氨酸和白蛋白与甲基汞和汞的配合物相当稳定。如果存在亲和力更强或者浓度很大的配位体,重金属难溶盐就会发生转化。河流中悬浮物和和沉积物中的汞,进入海洋后会发生解吸,使河口沉积物中汞含量显著减少,而向水体中转移。<返回>水合钴胺素(H2OCoB12)被辅酶FADH2还原,使其中钴由三价降为一价,然后辅酶甲基四氢叶酸(THFA-CH3)将正离子CH3+转移给钴,并从钴取得两个电子,以CH3-与钴结合,完成了甲基钴胺素的再生,使汞的甲基化能够继续进行。循环反应过程如下:汞的甲基化产物有一甲基汞和二甲基汞。用甲基钴胺素进行非生物模拟试验证明,一甲基汞的形成速率要比二甲基汞的形成速率大6000倍。但是在H2S存在下,则容易转化为二甲基汞:甲基汞因为氯化物浓度和pH值不同而形成氯化甲基汞或氢氧化甲基汞: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氯化甲基汞是主要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