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文档名称:

长亭送别.ppt

格式:ppt   页数:3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长亭送别.ppt

上传人:drp539605 2015/9/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长亭送别.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放异彩的元杂剧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北曲、元曲。
特点: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四折之外还可以加上一二个楔子。四折一楔子的结构形式是其显著的特色之一,“一人主唱”是元杂剧的又一显著特点。
题目正名:每本杂剧的末尾有两句、四句或八句对话,用以概括全剧内容,叫做“题目正名”如《窦娥冤》的题目是“秉鉴持衡廉访法”,正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
诸宫调:“诸宫调”是北宋形成的一种大型说唱艺术形式。一个宫调统辖若干曲牌,构成一“套”,把许多“套”联接起来,插入说白,讲唱长篇故事。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都标明宫调,如[正宫] [端正好]这表明这一折自[端正好]以下各曲都属于[正宫] 。
角色:杂剧角色分为末旦净三大类,此外,还有外丑杂三种类型。
末:男角。元杂剧中的正末是男主角。如张生。老年男子叫外末,如监斩官。 旦:扮演女性人物。正旦扮演年轻的女主角。正旦如窦娥、崔莺莺、杜丽娘。 净:俗称“花脸”“花面”,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子,如《窦娥怨》里的公人,张飞,李逵。
丑:又称“三花脸”或“小花脸”多扮演性格诙谐的人物,有文丑和武丑之分。 外:元杂剧中有外末、外旦、外净等,是末、旦、净等行当的次要角色。监斩官——外末。 杂:又称“杂当”。扮演老妇人的角色名。如:蔡婆婆。
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白科三部分组成。白,即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剧本还规定了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简称“科”。
一剧四折通常由主角一人唱到底。其他角色有白无唱。也有特殊,如西厢记第四本就有莺莺张生红娘轮唱额情况。正末、正旦是主唱角色,正末主唱的剧本叫末本,正旦主唱的剧本叫旦本。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
郑光祖:《倩女离魂》
白朴:《梧桐雨》《墙头马上》
马致远:《汉宫秋》
王实甫《西厢记》
第六才子书
—金圣叹
《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
《西厢记》是元杂剧的“压卷”之作,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典范作品。它的故事题材取自公元九世纪唐人元稹的传奇《莺莺传》(亦名《会真记》)。当《莺莺传》故事流传了四百年左右的时候,即金代章宗时,说唱家董解元写成了《西厢记诸宫调》(后人****惯称之为《董西厢》),使崔、张恋爱故事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成为王实甫杂剧《西厢记》(为便于区别,也有人称作《王西厢》)的基础。
从三千言的传奇文《莺莺传》变化到五万言的诸宫调《董西厢》,故事的内容、格局、人物、情景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宝黛共读西厢花纷纷
宝玉到沁芳桥边桃花底下看《西厢记》,正准备将落花送进池中,黛玉说她早已准备了一个花冢,正来葬花。黛玉发现《西厢记》,宝玉借书中词句,向黛玉表白。黛玉觉得冒犯了自己尊严, 引起口角,宝玉赔礼讨饶,黛玉也借《西厢记》词句,嘲笑了宝玉。于是两人收拾落花,葬到花冢里去。(第二十三回)
名词解释:
?
宝黛共读西厢花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