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格力多元化引发质疑和非议 分析
称董明珠急了
2016 年 08 月 01 日 13:41 中者 邹锡兰 | 北京报道
“在这里向大家宣布, 格力电器从专业化的空调企业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
代。”7 月 23 日,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说。当日, 第二届中国制造高峰论坛
在北京举行。
诚如论坛的主题 “让世界爱上中国造?自主创新” 所言, 董明珠似乎想让现
场的参会者先爱上“格力造”, “你们以后可能用的是格力的手机,遥控着家里
的电器,回到家里享受格力给你带来的温度, 同时走出去坐上我们格力的银隆汽
车。”
格力不只卖空调了
在论坛上,董明珠首先亮出了手中的格力二代手机,并说道: “大家讲手机
是红海,格力为什么还要去做?我认为说红海是因为你没有技术, 你没有创新的
文化,这样的企业无论在哪个领域,你都是红海。”
手机、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并列,成为格力的三大新战略方向。
据了解,格力手机于去年开始发布,于今年 5 月发布的二代手机已在销售。
在智能装备领域方面,格力于 2013 年开始布局,并在自主研发、 机器人
( ,  , % )等方面已累计投入 40 亿元。此外,自年初开始,格力就
拟收购珠海银隆,布局新能源汽车,并将于 8 月 19 日前披露收购方案。
实际上,格力已成立了凌达压缩机、格力电工、凯邦电机、新元电子、智能
装备等五大子公司, 设立了 7 个研究院、52 个研究所、近 700 个实验室。同 时,
除格力外,格力电器还拥有大松(生活电器)、晶弘(冰箱)、凌达(压缩机)、
新元(电子)、凯邦(电机)等多个品牌,俨然一个品牌族群。可以说,格力 已
步入多品类、多品牌的“多时代”。
有报道认为,格力在“技术相关多元化” (如空调技术、模具技术、装备制
造技术、新能源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业态相关多元化” (如智能家居、工
业制品、智能装备),从而使格力跨入了特色鲜明的“相关多元化”时代,也因
而培育了上述多个品牌。
是“不务正业” 还是“华丽转型”?
自从多元化的消息出来, 格力便受到不少质疑, 引来诸多非议。 有人认为“格
力不务正业”格力遇困局要找新出路,更有人认为“董明珠急了”。当然,也有
不少人认为格力“家大业大”,多元化是好战略。
“无论是专业化还是多元化,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是专注。因为专注,格力
实现从专业化到多元化。”董明珠在演讲中给出了答案。她提到,格力首先在空
调领域掌握了核心技术, 在此优势上得以不断拓展和深化创新技术, 才能成功多
元化。
在本次论坛上,不少嘉宾对格力专业化和多元化的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珠海银隆集团董事长魏银仓表示, 银隆对锂电池技术已有多年的研发, 近几
年,专注于钛酸锂电池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正因为专业化, 银隆研发生产的新能
源“铛铛车”跑上了北京长安街。 “专注”是银隆与格力共同的基因,也是两家
企业能够结合的重要原因。
前外经贸部副部长、 中谈判代表龙永图认为, 目前, 格力专业化
的色彩更浓一点,同时,他也认为,从中国制造业发展来看,格力走多元化道路
值得推崇, “我希望有更多的像格力这样专业化的公司做多元化, 从而使得更多
的产品,更多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