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中国历史知识复习资料.doc

格式:doc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历史知识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yjjg0025 2015/9/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历史知识复习资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历史知识复****资料
《中国通史简编》历史溯源
“历史”一词的由来
在古代,历史只称“史”。记载史的人称史官,当时的史官,除记录统治者办的事外,对于大文、地理、人事、灾祸也加以记录。可见,古代的“史”的范因比现在更为广泛。“历史”这一名称出现于近代。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在学堂里最初开设“史学”课,第二年即改名为“历史”。有人考证说“历史”是外来词,来自日文,因为日本人早称“史”为“历史”了。
古代、近代、现代
古代:世界古代史,一般认为是从地球上出现“完全形成的人”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中国古代史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
近代:世界近代史,始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终于1917年10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
现代:世界现代史,始于1917年10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现代史始于1919年“五四”运动。
“中国”一词的由来
“中国”一词的最早出现;是在《诗经》中。如《大雅·民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之例,毕竟还算不得是真正指称国家的“中国”的出现。作为指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书中已屡见不鲜了。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楚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这些都说明:上古之所谓“中国”者,即指后世之“中原”也。但又有不同于“中原”的地方,即地域不及后世中原之广,而相当于今山西、山东、河南、河北一带。
为什么我们的古人把这一带地区称作“中国”呢?
这一带地区的四周分布着夷、翟、戎、蛮诸族及其所建国,而将这一带包围在中间,故称这一带地区及所建国家为“中国”。
“中华”小考
古代的中国亦称华夏,又称中原。华夏,是我国古代人民对祖国的美称。是说我国疆土广大、中华民族是有文化、讲文明的礼仪之邦。据《左传》记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装之美谓之华’。“中”是指中土、中心。西周初年周公营建洛邑,以它为天下中心,故称为“中土”,“夏”。是大的意想,由“华夏”、“中夏”二辞又衍出生“中华”一辞。这个辞开始见于《三国志·蜀志》中“游步中华”一语。
“支那”的原意是什么?
“支那”本来是外国人对中国人的称呼,中国人一般不用。由于近代日本称中国为支那,人们便感到是一种蔑称。其实它的本源是英文china的音译。china又一译意为瓷器,有人便以为是以瓷器(china)作为中国的代称。据英文《韦氏大辞典》诠释,瓷器(china)一词来源于支那(chi—na)。由此可见,在西方先有中国之名,后有瓷器之称。
“文那”
“文那”一词,最早见于印度古诗《摩河婆罗》中,是古代印度人加给中国的一种尊称,包含着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一种友好感情。
为什么称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
“炎黄”分别指中国原始社会中两位不同民族的首领。炎帝姓姜,是炎帝族的首领。他们自西方游牧进人中原,与以虽尤为首领的九黎族发生长期的部落间冲突,最后被迫逃避到涿鹿,得黄帝族援助,攻杀虽尤。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后来炎黄两族在阪泉(据说,阪泉在河北怀来县),发生了三次大冲突。黄帝族打败炎帝族,由西北进人了中原地区。
黄帝族与炎帝族,又与居住在东方的夷族,南方的黎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