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高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完善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5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完善措施.doc

上传人:pppccc8 2018/10/9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完善措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完善措施
摘要:高校内部监督中,要鼓励在校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到学校的监督和管理中,依靠会计制度来进行控制很难应对高校外部和内部的一些风险,所以需要引入先进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内部控制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高校在国家的支持下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高校的筹资渠道和办学模式逐步实现多样化。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高校也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和竞争压力。同时,高校内部也存在着对外盲目投资、预算管理不规范、资产管理不合理等内部控制不健全的问题,导致高校面临较大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我国高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一)缺少有效的高校内部控制环境
高校治理层和管理层不重视内部控制,缺乏管理意识,使内部控制环境不强,容易产生内部控制风险。当前,我国高校内部控制环境主要有以下问题:在架构上,结构是校园系,容易造成大权独揽的现象,国家层面对高校的监管不足,存在国有资产浪费和流失的现象,很难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仍旧是传统的管理方式,没有形成与时俱进的人才培训、引进、晋升和激励机制,不能有效地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没有意识到在高校建立文化氛围的重要性;在社会责任上,无法将个人目标和社会目标清晰定位,有些教师责任心不强,荣誉感不强等。虽然国家相关机构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但这些主要是针对企业而设立的,高校所采用的是2001年6月开始实施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所以高校在内部控制上仍处于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路上,不难满足当今高校的需求。
(二)没有形成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
当前,我国的高校基本上没有开展风险评估、风险识别和控制的相关活动,普遍对风险评估认识不足,尤其是在投资和筹资上,导致投资和筹资风险加大。在投资上,没有进行必要的可行性研究,也没有按照规范的流程,尤其是在重大项目的决策上,没有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超规模投资,可能带来较大的风险。在筹资上,一些高校没有认识到贷款的风险,没有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讨论来确定合理的筹资方式、结构和规模,导致贷款金额超出高校的经济承受能力,资金在周转上出现紧张。
(三)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高校监督在保障高校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当前,我国的高校并没有发挥很好的监督作用,而外界的监督也不到位,社会上的监督也不够,在高校的各个院系的内部都有相应的内部控制人,相关的纪检部门的监管作用很难起到监管作用,由于人情因素普遍较重,导致在内部审计中很难客观、公正、独立地开展内部审计。在外部监督上,没有一定的主动性和连续性,只是在接受相关部门的委托下才对高校开展监督工作,对高校的监督方式也是抽查,可能有的高校很多年都查不到,在审计上也受到高校相关部门的限制,很难开展严格、全面的监督工作。
二、完善我国高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建立良好的高校内部控制环境,强化高校的风险管理意识
建立良好的内部监督环境,就需要加强高校内不同院系和不同部门各个人员的参与度,使资源能够得到高效的利用;对传统的人才资源管理模式要进行创新,根据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调动教师的热情和积极性;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