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呵护学生个性
[摘要]语文课堂是学生张扬个性的主阵地之一,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享受天纵,在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里个性飞扬,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力、独特性格、创造性得到充分表现和发挥。
[关键词]平等课堂和谐合作呵护个性
每个人都有自由的天性,包括探索、思考、想象、创造的天性。每一个学生又都是独特的,他们对自已的需求有着深刻的理解,对周围的世界有着自已与众不同的解读。课堂中谁也不能代替谁,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正是这种丰富性和独特性,组成了整体和力量,构成了魅力无限的课堂。
可是,我国的传统教育更多地强调统一,从教育目的、制度到课程、教材、教育形式、方法,无不强求一律,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似乎是一个模式铸造出来的。不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不相信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获得知识提高能力,遏制了学生蕴育着的巨大学习本能;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剥夺学生享受学习的权利;不给学生创造表现才能的机会,他们的天性一步步被压抑被剥夺。
张扬个性是创新的基石,培养创新能力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髓。要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就必须把求异思维结合到具体的教学中去,在教学中追求多向性、独创性、灵活性。
张扬学生个性,就应该有更多的更好的条件和机会表现出千差万别的个性。作为教师应该为他们营造出具有现代特质的个性支撑面和发挥创造力的天地。让学生由单纯的、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变成舞台上的主宰,尽情地张扬着个性,展示着风采,挥洒着他们对于知识和生命的热情。
语文课堂是学生张扬个性的主阵地之一,因此,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享受天纵,在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里个性飞扬;让他们不再使自已的大脑沦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而是独立思考,言为心声;让他们不再感受着教参的感受,体悟着老师的体悟,而是抒发内心真挚的情怀、真情的交流。
一、尊重学生潜藏的自由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每一个“与众不同”,诱导他们心灵深处自由因子的复活,鼓励他们张开思想的翅膀,搭建他们展示风采的平台,让他们看到自己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人,在思想、情感、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具有的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性。
案例分享:
我班学生陈某,大家公认的“学困生”,浮躁不安、恍惚不定的情绪,让人感觉到他在各方面都“差”。2011年2月23日下午,区教研中心领导和我工作室成员观摩我执教《古诗两首》――《咏柳》、《春日》。课堂在富有挑战性的氛围中进行着,在“朗读PK”时,陈某举手了,而且把手举得高高的,这让我有点为难:叫他来挑战吧,担心读不好,给我丢脸,不叫他来挑战吧,他那期盼的目光,迫切的表情,显得很自信。于是我豁出去了,请他来挑战读。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他要求与老师挑战读。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他摇头晃脑、入情入境地读着,字正腔圆,有声有色,节奏恰当,同学们情不自禁给予了热烈的掌声。课后大家都还称赞他
“你读得真好”“你真厉害”……从此以后,陈某爱上了朗读,而且越读越好,在班级朗读比赛中还获得了一等奖呢。
“人的小学教育一生也只能有一次。如果在这个仅有一次的童年里从来没有体会到依靠自已努力获得成功的感受的话,他的童年就是苍白的,他的未来将是黯淡的,因为他的自信心已经没有了”。教育不应该放弃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