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合同起草应注意的问题
起草合同是普通人的一项重要法律实践。起草合同时要
把握两条原则:小心谨慎和深思熟虑。在此介绍起草合同中
应注意的问题和方法,以便通过无可挑剔的合同,免受诉讼
的困扰。 这些方法适用于各种合同,比如,租赁合同、不
动产合同、买卖合同、劳动合同等等。在诉讼中所起草的和
解条款与协议也可以参考这些方法。
一、动笔之前的准备工作
1、列出合同交易的要点,即合同的清单、目录或概述,
以便弄清合同有哪些重点。
2 、思考可能发生的情况。好的合同不仅能够预见到许
多可能发生的情况,而且还能清楚地描述出发生这些情况后
合同双方的立场和解决办法。通过经常向有关专业部门了解
这些情况有助于发现一些可能没有考虑到的问题。
3 、查找类似的合同,找到此前保留的过去的交易记录
或者是类似合同。
4、在书本、光盘或因特网上搜索类似的典型合同范本。
使用这些合同范本可以节省时间和避免打印错误。起草合同
时,可以把这些范本当做原始资料,利用其中某些典型的条
款和措词。
5 、如果没有特别申明,不要在“意向书”上签字。有
时候,在合同没有准备好之前,合同相对方为了表示诚意,
往往急于签署某些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方急于签署
的是有特别申明的意向书,这也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注明:
本意向书并非合同,只是双方为了更好地沟通协商,而拟定
的对未来条款的概述。
二、起草合同中的具体操作问题
6 、从简单、典型的合同入手。首先为合同建立一个基
本框架。像房子一样,一个合同必须有一个牢固的根基。
7 、在合同的第一段写清楚双方的名称。这是个简单而
又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如果是个人,要写清姓和名及其他
身份信息等;如果是法人,为避免弄错,写名称时可以到公
司注册地的工商管理部门核对一下或查看营业执照。
8 、确定合同双方的别称或简称。为便于阅读,一般要
在合同的第一段为双方弄一个别称或简称,如:将某公司简
称为“甲方” 。
9、要小心使用法定术语作为双方当事人的别称或简称。
除非一方当事人在法定上就是承包人, 否则不要将 “承包人”
作为其别称。同样,除非想让一方当事人成为法律意义上的
代理人,否则不要称其为“代理人” ,如果坚持要用,最好
明确一下代理范围并找到其他可以避免将来争议的方案。
10 、在合同的第一段要为书写“签约时间”留下空格。
11 、引述语的书写。引述语是指那些放在合同主要内容
前面的“鉴于” 条款。书写这类条款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 (通
常指合同双方,法官,仲裁员等)很快地了解到合同的主要
内容是什么,合同双方是谁,以及他们为什么签订合同,等
等。合同主要内容的第一段也可以加上引述语并表明是真实
准确的。这样,合同双方将来就不会争执:引述语作为合同
的一部分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合同双方是否自愿签署、双方
意思表示是否真实等问题。
12 、按逻辑顺序列出合同段落的标题词。合同的段落是
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起来。参照《合同法》第 12 条对合
同内容的规定,这些标题词要力求总结出每个段落或相关段
落的内容。 比如: 撰写租赁合同时列出下面这些标题词: 引
述语 、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和住所、标的、价款、履行期
限、地点和方式、 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