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石油钻井安全事故.pptx

格式:pptx   大小:421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石油钻井安全事故.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18/10/10 文件大小:4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石油钻井安全事故.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七章钻井事故第一节概述
一、钻井事故的原因








孔隙压力大小
地层结构软硬
压力系统高低
作业的隐蔽性
作业的复杂性
地质资料不全不准
二、处理井下事故的原则
1、安全的原则:处理井下事故,一定要保证人员、设备的安全
2、快速的原则:迅速地决策,迅速地组织,迅速的施工。
3、灵活的原则:灵活机动、掌握关键信息,多套方案。
4、经济的原则:经济是事故处理必须遵循的原则
各种处理方案的安全性、有效性、工艺的难易程度、工具材料费用、占用钻机时间、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在经济上合得来则干,合不来则止。此路不通,另走他路。发生事故本已造成了经济损失,处理事故的原则是把这种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而不是增加成本。
一、井喷
1、定义:地层流体无控制地进入井内,使井内钻井液喷出井口超过转盘面的现象。井喷的原因与溢流的原因相同。
第七章钻井事故§7-2井喷、井漏处理
(1)井控意识不强,思想麻痹,违章操作。
(2)起钻抽吸,造成诱喷。
(3)起钻不灌钻井液或没有灌满。
(4)不能及时准确地发现溢流。
(5)发现溢流后处理措施不当。
(6)井口不安装防喷器。
2、井喷
的原因:
(7)井控设备的安装及试压不符合要求。
(8)井身结构设计不合理。
(9)对浅气层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10)地质设计未能提供准确的地层孔隙压力资料。
(11)空井时间过长,又无人观察井口。
(12)钻遇漏失层段发生井漏未能及时处理或处理措施不当。
(13)相邻注水井不停注或未减压。
(14)钻井液中混油过量或混油不均匀,造成液柱压力低于地层孔隙压力。
第七章钻井事故§7-2井喷、井漏处理
井喷
的原因
3、井喷的处理:地面灭火压井;打救援井压井。
二、井漏
1、井漏的原因及类型
(1)井漏原因
井内钻井液液柱压力加大于地层破裂压力。
地层破裂压力异常低,岩层孔隙度大、渗透性好,或有裂缝、溶洞等;
钻井工艺措施不当。如钻井液密度大、压力过高,或开泵过猛以及下钻速度过快而造成井下压力激动等。
(2)井漏易出现的地层
松散的或高渗透率的地层;
天然裂缝性地层;
诱导性的裂缝性地层;
洞穴性地层。
第七章钻井事故§7-2井喷、井漏处理
(3)井漏类型
渗透性漏失:浅井段胶结疏松的砂、砾岩层。
漏速不大,一般在 10 m3/h以内。
裂缝性漏失:自然裂缝发育的地层。
有井下蹩跳、钻速加快等现象。
漏速一般为20~ 100 m3/h不等。
溶洞性漏失:石灰岩地层(长时间溶蚀有大溶洞存在)。
会出现钻具放空,钻井液只进不出。
漏速一般在 100 m3/h以上,属最严重的井漏。
第七章钻井事故§7-2井喷、井漏处理
(1)渗透性
井漏的处理
(2)裂缝性
漏失的处理
(3)溶洞性
漏失的处理
第七章钻井事故§7-2井喷、井漏处理





降低井下压差;降低钻井液密度,采用平衡钻井。适当提高钻井液粘度和切力,以增大钻井液流入地层空隙的阻力。在钻井液中加入桥堵剂。
注谷壳、锯末稠钻井液堵漏。对非油气层中的裂缝性漏失,注入水泥或胶质水泥堵漏。对油、气层中发生的裂缝性漏失,采用注石灰乳钻井液对裂缝性油、气层进行暂时性封堵。
直接从井口投入大体积和长纤维封堵物。采用欠平衡压力钻井技术。
第三节卡钻类型及处理
卡钻:钻具陷在井内不能自由活动的现象。
一、沉砂卡钻
接单根或起钻卸开立柱后,钻井液倒返甚至喷势很大;
开泵循环时,泵压很高或憋泵;
钻具上提遇卡、下放遇阻,且上提下放越来越困难,转动时阻力很大甚至不能转动。
二、井塌卡钻
第七章钻井事故§7-3卡钻类型及处理
1、地层坍塌的原因
(1)地质方面的原因:原始地应力;地层的构造状态;岩石本身的性质;泥页岩孔隙压力异常;高压油气层的影响。
坍塌卡钻示意图
原始地应力示意图
第七章钻井事故§7-3卡钻类型及处理
(2)物理化学方面的原因:水化膨胀;毛细管作用;流体静压力。
(3)工艺方面的原因:钻井液液柱压力;钻井液的性能和流变性;井斜与方位的影响;钻具组合;钻井液液面下降;压力激动;井喷引起井塌。
2、井壁坍塌的特征
(1)大块泥饼和小块地层脱落,换钻头后下钻不能到底;
(2)钻井液中携带有大块未切削的上部岩石;
(3)钻进中突然发生蹩钻,上提遇阻,泵压上升,憋泵甚至钻具不能转动等现象。
第七章钻井事故§7-3卡钻类型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