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复合型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方式探讨-大学生创业论文
复合型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方式探讨
赵艳华,张文玲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学检验系,湖南长沙,410013)
[摘要] 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单位有机结合培养复合型的医学检验人才是新形势下医学检验教育发展的创新思路。近几年来,独立的医学检验企业迅速发展,促进了医学检验事业的发展,同时科研理论和技术的快速进步,对医学检验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产学研复合型医学检验人才是新形势下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医学检验教育在教学、科研方面还存在不足,因此推动产学研结合教育,增强学生的初步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是推进医学检验教育改革的有效措施。
[ 关键词] 复合型人才;医学检验;产学研结合;医学检验公司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5?0072?02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量先进仪器和技术的采用,医学检验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由于其自身的不足,如起步晚、创新能力低、技术整合能力差等,严重限制了其发展[1]。根据自身特点,开展产学研结合教育,培养复合型的医学检验人才,是新形势下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全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2]。产学研结合在医学人才培养中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型教育模式,是指企业单位、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过程或活动。其内涵可以概括为:它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学生实验和科学研究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人才的教育模式[3]。
一、医学检验教育的现状
1. 教学方面
医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在传统的教育中,大多偏向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即便是实验教学中,也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即根据事先选定的实验内容,老师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的注意事项,学生只需按照要求去做,不必思考实验的真正目的,很少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再加上现代化仪器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仪器的自动化和试剂的商品化,学生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就更少了,很难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甚至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并且自身学科间缺乏沟通,对理论综合运用能力低。教学内容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学生一般都是被动的接受,缺乏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的意识。
2. 科研方面
医学检验专业由于学科起步晚,学科的科研氛围相对薄弱,整体科研水平相对较低,医学检验人员对科研价值认识不足。多学科间缺乏交叉综合,一些科研方法及技术不能融入课堂及实验过程,不能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思维。缺乏对科研领域新理论和新技术的认识,及自身科技检索水平不高的限制,检验人员不能及时掌握最新的科研动态,对当今科学发展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认识不足,自主设计科研性、综合性实验的能力较低。检验医学生进入临床操作阶段,在工作中多是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重复性的工作,学生在检验过程中动手不动脑现象严重,导致科研素质相对偏低。
3. 企业方面
现代化的检验技术在促进医院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