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好《弟子规》做好中国人
清代秀才李毓秀,为了教育他的子孙,利用《论语》、《大学》等中华传统典籍精华,结合自己的处世经验,精心编纂了一部蒙童教育小册子《训蒙文》后来经过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该书三子一句,四字一韵,凡360句,1080字。短小精悍,读来琅琅上口。自问世以来,人们真相读之,一传十,十传百,渐渐风行大江南北,历经数百年而不衰,起到了重要的教育作用。
正如其总序中所言:“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人;有余力,则学问。”该书综合借鉴了自孔子以来历代圣贤修身格物的思想精华,提倡圣贤教育,着重强调年轻人修身立德,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遵守社会公德,共阐述了七个方面的内容: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其中前六项关于修身立德的内容是基础,强调在此基础上余力学文,而孝又是基础的基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社会管理、治国理政方面也有着丰富的内容,它主张在全民教育基础上的精英治国,所谓“学而优则仕”,并相信这种教育治国理念无往而不胜。此外,汉代突出“以孝治天下”,各地举荐孝廉兼备的人士担任各级官员,成就了一个延续四百多年的兴盛朝代,这个例子很好地证明了上述治国理念的正确性。
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进攻下,中国封建社会土崩瓦解,很多中国人也失去了文化自信,变得“言必称希腊、罗马”
(毛泽东语),而对过去数千年在修身、齐家、治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被证明了正确性的中华文化,则不适当地一概予以批判和否定,将中华文化小的理念视为封建性的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不知“孝乃人生之本屿”。他们崇拜西方资本主义扩张时期的代表人物,并从西方学到了以竞争为核心的思想,崇尚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念,以此作为“人之本”。他们走的路径是竞争——斗争——战争——毁灭,他们轰轰烈烈地奋斗,造成的结果便是私欲无限制地膨胀、道德滑坡、尔虞我诈、生态破坏、能源、资源破坏、自然灾难、人为灾难频仍……竞争的结果好像使人类走到了绝境。所以一九八八年,一批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面对当时世界性的危机提出了这样的呼吁:“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就是仁、孝、和平,是追求和谐,而不是竞争。《论语学而篇》第六章孔夫子有一段话“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弟子规》通篇正是这段话进行的阐发。
《弟子规》中说:“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庄子《道德经》也说“吾有三宝,一曰孝,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当下的一些决策者没有学过《弟子规》,更不懂《道德经》,他们狂呼“敢为天下先”!听起来勇气可嘉,实则荒谬之至,他们敢为人先、胡乱决策的结果便是:哈尔滨建成一年多的大桥垮塌,沈阳耗资16亿元使用仅八年的绿城体育馆被爆破拆除,内蒙古鄂尔多斯新城建成而成了一座鬼城
……官员应视人民为父母,他们本应“事虽小,勿擅为”、他们本应对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心存敬畏,从而“不敢为天下先”,而由于从小缺少传统文化教育,他们“天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