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历史论文2.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历史论文2.doc

上传人:ayst8776 2015/9/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历史论文2.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轨迹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本文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中,从李大钊和陈独秀的启蒙探索,到毛泽东的跨越教条主义的樊篱,最后是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具体化,从而引导了新时代的开创。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创造新的理论成果,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条主义;社会主义特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蒙探索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是从十月革命后开始的。毛泽东曾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李大钊就是当时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早的革命先驱者。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爆发后,李大钊经过不断地求索和鉴别,逐渐摆脱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思潮的影响,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者。李大钊热情地歌颂和宣传俄国十月革命,运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以敏锐独到的眼光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和《新纪元》四篇光辉的文献,揭开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宣传的第一页。
1918年2月,李大钊先后在北京大学、女高师、师范大学讲授“唯物史观”、“马克思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社会发展史”、“社会学”等课程,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讲坛,受到进步青年的热烈欢迎。他还参加了《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主编《每周评论》,成为“五四”前后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为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推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发挥了重大作用。
陈独秀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就认为输入马克思主义是为了革命的需要,否则就是“把学说弄成了装饰品”,因此,他大声疾呼:“我们生在这解放的时代,大家只有努力在实际的解放运动上做功夫,不要多在名词上说空话。”由此可见,陈独秀从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时就比较注重应用那种可贵的唯物主义态度和求实精神。 
   1922年,陈独秀在党的一大开幕式的讲话中也说:“青年人研究马克思,要防止脱离现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1]”特别是在党的三大前后,陈独秀发表文章指出:“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处在帝国主义和军阀的统治下而不能发展。因此,当前最急需的是进行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的国民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陈独秀的这些观点,对于帮助党员提高认识,克服党内存在的关门主义倾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他们作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启蒙者,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并且提出了“国民革命”这一概念,这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探讨中国革命的最初理论成果。但由于对中国国情缺乏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脱离了工人农民的斗争实践,导致他们不能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中国革命的正确战略策略,以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出现了障碍。
跨越马克思主义教条主义的樊篱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对待马克思主义主要有两种态度: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是教条主义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突破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理解,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才能使中国革命走向成功。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