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由“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四门课程整合而成的一门新型地综合性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是专业应用和学习后继专业课的重要基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工程计算和简单机械零部件的设计能力,本课程的内容分机构的组成与分析、常用机构的运动设计、机械零件设计的计算基础及通用零件的选择与设计。主要任务是:
;
;
、刚度、稳定性的计算能力;
;
;
。
5
※<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面机构的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和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应用机构的能力。
(疲劳)、刚度、稳定性的计算方法和通用零件的设计方法,了解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
、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并具有初步设计一般机械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
(CAD)有初步认识。
5
※<课程内容>
绪论
(包括各种力学模型的概念)。
。
。
(一)机构的组成与分析
(1)机构结构分析的内容与目的。
(2)运动副、运动链与机构。
(3)机构运动简图。
(4)运动链自由度及确定成为机构的条件。
(5)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
(1)点的运动。运动学基本概念,用矢径法、直角坐标系法、弧坐标法、自然坐标法表示点的位置、速度及加速度。
(2)刚体的基本运动。刚体平行移动和定轴转动。
(3)点的合成运动。绝对运动、相对运动、牵连运动,速度合成定理、加速度合成定理。
(4)刚体平面运动。构件平面运动的简化,用基点法求平面图形上各点的速度、加速度。
(1)刚体静力学。
(2)平面机构的静力分析。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平面力对点之矩,力偶理论,平面一般力系的合成与平衡,平面机构的静力分析,静定与静不定问题的概念。
(3)机械中空间力系分析。
力在空间直角坐标上的投影,力对轴之矩,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平行力系的中心和重心,空间力系的平面解法。
滑动摩擦;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自锁、运动副及机械中的摩擦;滚动摩擦的概念;机械效率。
(1)动力学基本概念与基本方程。
(2)质心运动定理,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守恒定理,质点与质点系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理。
(3)动量矩定理与转动惯量,质点与质点系动量矩定理。
(4)动能定理,功率和功率方程。
(1)惯性力,机构惯性力系的简化,达朗伯原理,平面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2)刚性转子的平衡问题。机械平衡的目的,刚性转子的静平衡,刚性转子的动平衡。
(3)机械系统速度波动及其调节。稳定运转状态下机械的周期性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