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福安市溪柄镇斗面村简介.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福安市溪柄镇斗面村简介.doc

上传人:在水一方 2018/10/11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福安市溪柄镇斗面村简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福安市溪柄镇斗面村简介
斗面村系福安市溪柄镇的一个行政村,又是革命老区基点村,位于福安市东南部的柏柱洋东麓,海拔60米。。东山地,与东山村交界;西田地,与三村村毗邻;南田地,与楼下村接壤;北田地,与三村、山下村相连。
它是“中共闽东临时特委”、“闽东苏维埃政府”、“共青团闽东特委”、“闽东妇女工作团”、“红军独立二团后方办事处”、“闽东互济会”等革命首脑机关所在地,是红军长征前,全国八个主要革命根据地之一,素有“闽东延安”之美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邓子恢、陶铸、叶飞、曾志等领导人到闽东与当地领导人一道在这里运筹帷幄,领导着闽东苏区的革命斗争。1985年10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斗面村革命旧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先后被授予“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福安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
全村现有村民242户1050人,耕地面积570亩,林地面积388亩,山地面积480亩,其中茶园面积300亩、果园面积180亩。2006年斗面村被列入福安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全村建设新农村热情高涨,确立了葡萄、茶叶和畜牧业三个支柱产业,并根据当地特点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猪、鸭养殖业,尤其是“黑母鸭”很具特色,年出售肉鸭100万只,猪3000头,还常年组织劳务输出,有200多个富余劳力在外经商办企业和务工,年创收入400万多元。2009年全村经济收入760万元,人均年收入7300元,经济发展有利促进村民精神文明建设,村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创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定基础。
“中共闽东临时特委”、“闽东苏维埃政府”、“共青团闽东特委”、“闽东妇女工作团”四座旧址尚存,它们历经修缮,内辟革命陈列室供参观瞻仰,旧址墙壁上有当年红色政权的标语、文告,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旅游的重点基地。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参观的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职工和中、小学校学生约6000-7000人次。
闽东苏维埃政府简介
1934年2月,在各县、区革命政权相继建立的基础上,在福安柏柱洋召开闽东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闽东苏维埃政府,内设组织、土地、财政、粮食、交通、军事、肃反等7个部,先后下辖17个县苏。1935年春,因国民党军的“清剿”,闽东苏区相继丧失,转入游击战争。1937年2月,为适应新的斗争形势,闽东特委发布通令,宣布成立闽东军政委员会。
中共闽东临时特委简介
1934年3月,中共福州中心市委遭敌人破坏,闽东党组织与上级的联系中断。为了加强对闽东苏区的统一领导,同年6月,中共福安中心县委和连江中心县委领导人在柏柱洋举行联席会议。会议认为闽东全区的革命斗争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经过选举成立了中共闽东临时特委。书记苏达,委员叶飞、曾志、马立峰、詹如柏、阮英平、阮肖远、林孝吉等。特委下辖福霞、霞鼎、安福、连罗、宁德、安德、福鼎、寿宁等9个县委,28个区委、2个特支和1个特区委,570多个支部,2200
多名党员。特委办公地点设斗面村。
共青团闽东特委简介
1934年4月,随着各县、区团组织的不断发展,成立了共青团福安中心县委,中共闽东临时特委成立后,在团福安中心县委的基础上组建了共青团闽东特委。1935年闽东苏区被国民党占领后,团特委及其所述团组织自然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