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高强螺栓.doc

格式:doc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强螺栓.doc

上传人:szh187166 2015/9/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强螺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腹板则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要充分理解设计时采用摩擦型还是承压型高强螺栓。采用摩擦型高强螺栓的摩擦系数应选用合理。采用高强螺栓群连接时,孔位的精度十分重要。目前制孔一般采用模板制孔和多轴数控钻孔,前者精度低,后者精度高,应优先考虑采用后者。当采用模板制孔时,应保证模板的精度,以确保高强螺栓的组装孔和工地安装孔的精度要求。如果孔位局部偏差,只允许使用铰刀扩孔。严禁使用气割扩孔,若用气割扩孔,则应按重大质量事故处理。高强螺栓群应同一方向插入螺栓孔内,高强螺栓群的拧紧顺序应由中心按幅射方向逐层向外扩展,初拧和终拧都得按预先设定的鲜明色彩在螺帽头上加以表示。五、楼盖的设计螺栓的拧紧拧紧的目的:增强联接的刚性、紧密性、防松能力;对受拉螺栓还可以提高螺栓的疲劳强度;对受剪螺栓还可以增加螺栓的摩擦力;拧紧力矩拧紧螺母时,需要克服螺纹副的螺纹力矩 T1 和螺母的承压面力矩 T2,因此拧紧力矩 T=T1+T2(如图 a)。螺栓所受的螺纹力矩 T1 与头部的承压面力矩 T3 和夹持力矩 T4 相平衡,即 T1=T3+T4(如图 b)。螺栓的转矩图见图 c。在螺纹力矩的影响下,螺纹副间有圆周力 Ft 的作用,螺栓受到预紧力 F’,而被联接件则受到预紧压力 F’(图 d)。a)螺母所受转矩 b)螺栓所受转矩 c)螺栓转矩图d)螺栓和被联接件所受预紧力公式推导:螺纹联接结构设计常用螺纹种类:三角形、矩形、梯形、锯齿形选用:联接:三角形螺纹(粗牙或细牙)传动:梯形、矩形、锯齿形(单向传力)联接形式螺栓联接: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尽可能首先选用双头螺柱联接:用于不宜于开通孔或要求结构紧凑且可经常拆卸螺钉联接:特点同上,但不宜时常装拆,不用螺母联接件螺栓:多为六角头,按加工精度可分为粗制和精制,机械制造常用精制螺母:多为六角头,其制造精度和螺栓相同,分为粗制和精制垫圈:主要用于保护支承表面及减小螺栓附加应力,分为粗制和精制防松装置摩擦防松:弹簧垫圈、对顶螺母、自锁螺母等,特点简单方便但可靠性差机械防松:开口销与槽形螺母、止动垫片、串联金属钢丝;特点:可靠,但稍复杂破坏螺母副关系:焊住、冲点、粘合等,使螺母和螺栓不能相对转动联接计算螺栓组计算目的:通过静力分析求得受力最大螺栓及其受力典型受载形式1、受轴向载荷(螺栓沿同心圆均匀排列)每个螺栓所受工作载荷相同2、受横向工作载荷受拉螺栓联接:每个螺栓受相同的预紧拉力受剪螺栓联接:近似认为每个螺栓受力情况相同(剪切、挤压)3、受旋转力矩受拉螺栓:每个螺栓相同的预紧力受剪螺栓:根据变形协调条件,距底板旋转中心最远的受力最大4、受翻转力矩根据变形协调条件和螺栓受正、负拉力假设,距底板翻转轴线最远的受正拉力的工作载荷最大单个螺栓联接强度计算静应力受拉螺栓松联接---紧联接---受剪螺栓:变应力受拉紧螺栓联接受剪螺栓联接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1、改善螺纹牙受力分配:原理:减小螺栓和螺母螺距变化差方法:用悬置螺母、内斜螺母、环槽螺母、软材料螺母2、提高疲劳强度原理:应力幅越小疲劳强度越高方法:减小螺栓刚度;增加被联接件的刚度、适当增加预紧力3、减小附加应力:用凸台、鱼眼坑、特殊垫圈4、减小应力集中:用退刀槽、余留螺纹、大牙根圆角半径5、 ;b.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轴力试验(扭剪型);扭矩系数(大六角型);c. 摩擦面保护情况;d. 施工扭矩; (3 组);、送检试验,并取得有见证资格试验室的合格报告;、送检试验,并取得有见证资格试验室的合格报告;;,现场检查(锤击法、转角法);; ≥;,允许表面生锈;,尾部梅花头应全部柠掉,因故不能拧掉者,按大六角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方法处理; ~ 范围内; 50%左右,终拧扭矩值:TC=k*PC*d;式中:TC——施工扭矩();k ——扭矩系数平均值;PC——高强度螺栓施工预拉力(kN);d ——高强度螺栓杆直径(mm); 过程控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