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苹果 CEO史蒂夫 - 乔布斯似乎施了什么魔法, 牵动了整个世界的神经, 令整个世界为之疯狂。
虽然乔布斯看轻发展中国家市场, 也从未来过中国, 但仍然影响了无数的中国人, 其中包括
中国一些知名的企业家。潘石屹自称是乔布斯的粉丝,曾因其在斯坦福的演讲而热泪盈眶。
田溯宁说: “我的整个创业过程包括我的很多选择,都受史蒂夫。 乔布斯的影响很深。 我经
常用他的事例来激励自己,告诫自己。”
那么,什么是乔布斯身上不因时代变迁,真正“不朽”的东西呢?
注意力管理:靠聚焦打造伟大企业
在 1997 年,乔布斯重返苹果的时候,苹果已经濒临破产。他如何做到,将这家垂死挣
扎的个人电脑公司打造成为电子产品的超级公司?答案是注意力绝对地聚焦。在消费者上,
聚焦于大众消费者和专业人士; 在战略上, 聚焦于数字娱乐和家庭消费市场; 在竞争优势和
组织执行力上,聚焦于最擅长的专业领域。
当年, 面对衰落的苹果,乔布斯说: “公司根本没有焦点,每一个小组都在做一些同样
的事情”,“如果苹果公司要生存下去的话, 我们就一定要砍掉更多的项目, 我们要有焦点,
做我们擅长的事情。 ”“聚焦就意味着说不, 只有对一千件事情说不, 才能确保我们不会误
入歧途或浪费过多尝试。”
为此, 乔布斯取消了数百个软件项目以及绝大部分硬件项目, 包括显示器、 打印机以及
最具争议性的 Newton 掌上电脑项目。乔布斯清醒地意识到,拯救苹果公司的唯一办法是,
将工作重点聚焦到最擅长、 最有价值的事情上, 为大众消费者以及富有创造力的专业人士制
造易于使用的电脑。才能为消费者创造最大化价值、最优化体验,进而走向成功。之后,乔
布斯一直保持着产品阵容的简单与集中。
乔布斯将工作重点聚焦到了消费者身上, 他说: “苹果公司的根是为人制造电脑, 而不
是为公司。这个世界不需要另一家戴尔公司或者康柏公司。”
乔布斯在办公室里的书写板画了一个简单的表格, 表格的最顶端写着“大众消费者”和
“专业人士”, 下面则是“笔记本电脑与台式电脑”, 苹果只需要生产四种机器: 两种笔记
本电脑和两种台式电脑,目标客户是消费者或者专业人士。
两年之后, 苹果相继推出的四个产品, 包括专业电脑 PowerMacintosh G3、多彩的 iBook
和时髦的钛金属外壳 PowerBook,以及引起轰动的 iMac ,为苹果赢得了一系列的成功。 正如
乔布斯所说: “我们已经建立了一套良好的思维体系, 以确保其他人都会需要这么个东西。 ”
通过做最擅长的事,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价值诉求。
苹果真正的复兴和巅峰的抵达, 还是在确定“数字中枢”战略之后。 乔布斯敏锐地从消
费者身上看到了即将来临的数字娱乐革命, 转即将全部注意力放在了数字娱乐市场上。 在数
字娱乐和家庭消费者市场上, 消费者想要的是数字娱乐、 通信和创意产品, 都是乔布斯最擅
长的。
iPod/iTunes 、iPhone 让苹果公司大红大紫。 iPod 在推出大约 5 年半的时间内突破 1 亿台的
销量, “成为世界上销售进步最快的音乐播放器”, 有望超过索尼随身听, 成为最成功的电
子消费产品。
网上音乐商店每天售出 500 万首歌曲,总计就已经售出了 30 多亿首歌曲。 iP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