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2
【尿的形成和排出】
1、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粪便是由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它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遗。出汗、呼吸、排尿等是排泄的途径。注意排泄与排遗的区别:。
2、泌尿系统的组成:由肾脏(功能:形成尿液)、输尿管(功能:输送尿液)、膀胱(功能:暂时贮存尿液)和尿道(功能:排除尿液)组成。
3、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4、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
5、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重吸收到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
6、尿的排出:尿首先通过输尿管到达膀胱,当膀胱里的尿储存到一定量时,通过尿道排出尿液。即: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7、人体排尿的意义: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8、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
9、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肾小球是一个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10、流经肾动脉的动脉血通过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并未发生物质交换,经出球小动脉流出的仍然是动脉血,当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发生物质交换(包括氧气、二氧化碳)转化成静脉血流入肾静脉。
11、下面是一个人的血、原尿和尿液样品中主要物质的浓度比较表,请根据此表回答问题。
物质
样品A
样品B
样品C
葡萄糖(克/100克)
无机盐(克/100克)
蛋白质(克/100克)
微量
7左右
尿素(克/100克)
(1)样品 A 是尿液,依据是不含葡萄糖和蛋白质,尿素含量高。
(2)样品__ C ____是血液,依据是所列各种物质都含有,蛋白质含量达到7。
(3)样品____ B __是原尿,依据是除蛋白质含量不如血浆中含量多,其余成分与血浆相似。
II
12、识图并完成题目
III
I
如果上图表示肺泡部位的血管,则Ⅰ表示_肺动脉_血管,里面流_静脉__血,Ⅲ表示__肺静脉_血管,里面流_动脉_血;
如果上图表示组织细胞处的血管,则Ⅰ表示__动脉___血管,里面流_动脉__血,Ⅲ表示___静脉__血管,里面流__静脉___血。
如果上图表示肾单位处的血管,则Ⅰ表示_入球小动脉_血管,里面流__动脉___血,Ⅲ表示入球小动脉__血管,里面流__动脉血__血,Ⅱ中的液体过滤出来后形成_原尿__。
如果上图表示缠绕在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则Ⅱ中流的是静脉血。
【人粪尿的处理】
1、人粪尿除了大量的水分外,还含有一定数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植物体不能直接吸收,须经过细菌和真菌(分解者)分解,转化成含氮、含磷和含钾等多种无机盐才能被植物吸收。
2、同化学肥料相比,人粪尿具有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够改良土壤和成本低等优点。
3、人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