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破伤风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37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破伤风课件.ppt

上传人:feng1964101 2018/10/13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破伤风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生儿颅内出血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指主要由缺氧或产伤引起的严重脑损伤。早产儿多见,出血量少者,多可痊愈,出血量大者,病死率高,幸存者常留有脑性瘫痪、运动和智能障碍、癫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病因】
一)产伤性:胎头过大、头盆不称、臀位产、胎头吸引,多见于足月儿;
(二)缺氧性:产前、产程中、产后缺氧、缺血所致,多见于早产儿;
(三)医原性:快速输注高渗液体、频繁吸引、机械通气不当。
【发病机制】
(一)产伤性:胎头受压力过大、变形过速——
1、硬脑膜下出血——大脑镰、小脑幕撕裂;
2、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表面静脉撕裂。
(二)缺氧缺血性:
1、缺氧和酸中毒——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或破裂出血;
2、缺血和酸中毒——损伤脑血管调节功能,血管破裂或坏死出血;
3、≤32周早产儿大脑侧脑室和第四脑室内及其周围白质出血。
(三)医原性:血压急剧上升致颅内出血——
1、过多搬动;2、输高渗液或输液过快;3、频繁吸引。
缺氧窒息
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
压力被动性血流
脑血管扩张
脑内
毛细血管
缺血性损伤
脑内
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动脉压下降
动脉压升高
血管内压升高
脑静脉血管
破裂出血
【临床表现】
1、意识形态改变:激惹、过度兴奋、淡漠、嗜睡、昏迷;
2、眼症状:凝视、斜视、眼球上转困难、眼球震颤;
3、颅内压增高表现:脑型尖叫、前囟隆起、惊厥、角弓反张;
4、呼吸改变:增快或缓慢、不规则或暂停;
5、肌张力:早期增高,以后减低。
6 、瞳孔的改变:不对称,对光反应差.
:黄疸和贫血.
【治疗】
(一)支持疗法:
(二)控制惊厥:
(三)降低颅内压:1、地塞米松
2、20%甘露醇
(四)止血药:Vit K1、止血敏、立止血(reptilase)
(五)脑代谢激活剂:胞二磷胆碱、脑活素、
脑复康(恢复期)
(六)硬脑膜下穿刺:硬脑膜下出血,每天一次
(七)出血后脑积水:脑室穿刺引流,维持7天。
常见护理诊断:
.

,昏迷有关

护理措施:
,降低颅内压:
(1)注意生命体征,神态,,保持呼吸道通畅,,.
(2)保持绝对静卧,抬高头部,减少噪声,护理操作要轻稳准,尽量减少对患儿移动和刺激,减少反复穿刺,防止颅内出血.
:
根据缺氧程度用氧,注意用氧的方式和浓度,维持血氧饱和度在85%-95%.,机械通气并做好相关护理
:
体温过高时:物理降温
体温过低时:保暖(热水袋,远红外,温箱)
:
解答病情,减轻紧张情绪
如有后遗症:鼓励坚持治疗,教会家长给患儿功能训练的技术.
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