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旌德江村导游词.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旌德江村导游词.doc

上传人:nnejja93 2018/10/13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旌德江村导游词.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江村,是江泽民主席的祖居地,她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皖南山区旌德县白地镇境内,紧临205国道,距黄山风景区仅37公里。二零零一年五月二十一日江泽民主席亲临江村,并题字留念。
江村建村近1400年。据江氏宗谱记载,夏禹国相伯益子玄仲,被禹的儿子启封于江国,是为江氏始祖。江玄仲第八十六世孙文学家江淹是南北朝梁时考城人,任宣城太守。江淹五世孙江韶***山水,是位著名的风水学家,他遍游黄山、白岳,发现旌德金螯山浑然淳厚,有蓬勃不可遏之势,是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于是举家迁徙卜居旌西金螯建村族居,始称江村。
据记载,咸丰初年(1851年)江村人丁达8万余口,号称“小杭州”。全村共有书屋9所,“重诗书,勤课诵,多延名师以训子弟”明清时期,江氏族人考取进士、文、武举人,明清126人,民国初十年又出博士、学士17人,这在中国的古村落中,极属罕见。1938年,宁国府属六县联中师生员工两千余人由宣城迁址旌德江村,八年间,在江村求学就读的学生竟达八千余人,在海内外颇有声誉。发达的文化蕴育了江村英才辈出:清代医学家“人痘接种法”发明者江希舜;清代翰林院编修、书法家江志伊;中国社会党领袖江绍铨;《语丝》发起人、民俗学家江绍原;著名数学家江泽涵;胡适夫人江冬秀等都是江村的骄傲。民国代总理江朝宗;民国安徽省长江绍杰;民国海军将领江泽澍等也出自江村。“父子进士”、“兄弟博士”更是世代传诵。
明清时代,江村渐入鼎盛,村中最多时建有八座宗祠,巍峨壮观;老街牌坊接踵林立,岿然雄踞;二十四天井古民居布局严谨,气势恢宏;数十亩之广的聚秀湖汇聚金鳌山飞流直下的双溪之秀。历经千年沧桑,现在江村境内牌坊、老街、宗祠、民居风韵依旧。周围“黄峰晓日”、“天都耸翠”、“箸岭晴雪”、“狮山著雨”、“羊冈夕照”,景色旖旎,如诗如画。进村有故事,入目皆文章。
【聚秀湖】
进入村口,便见一汪“聚秀湖”碧水荡漾。象一面宝镜,将山村景色尽收湖中。又如一只聚宝盆,广收天下之才气。村后一座山叫金鳌山,座东朝西,倒映入湖。聚秀湖左边是狮山,右边是象山,既为村口之屏障,更添山村之秀色。有人把聚秀湖比作一方砚池,立在湖边的“文昌塔”如一支笔,建在湖里的一座“世科牌坊”,似一碇墨。寓意江村文脉永昌,人才辈出。江村现有1000多户人家,聚居于金鳌山下。村中一条玉带河,活水流淌,贯穿全村,既给村民饮用、洗涤带来方便,又为村中增添了灵气。聚秀湖湖沿又可以看成一张弓,“世科牌坊”又可看成一蓄势待发的弓箭,寓意弓满劲足,江村人智勇兼备,文武双全......
【老街】
江村老街源起溥公祠,止于江氏宗祠,长350米左右,宽2-3米。沿街有数十家商店,大多为前店后坊式,呈明清风貌。高高马头墙,青青蝴蝶瓦,清新典雅。防火墙上瓦片有虎脸,有笑脸,表情各异。一般经商家用笑脸瓦,商人和气生财,笑口常开,才能广进财源;为官之家用严肃脸孔的瓦,因为官家金口玉言,少说为妙。村中古石板道沿街曲延,串连全村大街小巷,总长约22公里,如此之长,堪称一绝。
江村老街有三绝:
其一,凹凸不平,有的历经千年风雨人迹已破损不全,石板道两旁结满尘泥和草根鲜苔。古石板道在全村古祠堂和牌坊间弯曲伸展,脚踏古石板道,一路望去,呈现一派古风古貌;
其二,江村老街有一大特点,三、四百米,并不算太长,但一眼望不到头。老街街道弯曲成三段,不成一条直线。这看似偶然,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