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家庭教育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45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家庭教育教案.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8/10/13 文件大小: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家庭教育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认识自己认识孩子培育孩子
                                    ——二年级《家庭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家长认识自己,认识孩子,帮助孩子学会学****引导孩子正确做事,以及培育孩子的交往技能和夯实孩子做人的根基。
2、把握二年级孩子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走近孩子、了解孩子,让家长走出育子误区,正确引导孩子做人、做事,培养孩子养成良好学****和生活****惯。
教学过程:
导入:感谢家长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前来学****前不久,我在一个发廊做头发。无意间听到了一男一女两个低年级学生家长的一段对话,让我感到很无语。女的说:“现在的老师动不动就爱找家长谈话,谈什么谈呀?还不就是通过找你孩子的不是,让你给上点什么。”“可不是吗,他们不仅如此,更可恨的是:让我给孩子听写生字,还得我亲笔签名,我天天给孩子听写生字要你老师干嘛?我干脆在家自己教得了。整得我跟国家主席似的,天天签字,我现在最讨厌老师了。”另一个男的愤愤不平地说。我听了非常生气,真想站起来跟他们理论一番,但想了想,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因为我觉得与他们没什么理可讲的。各位家长不知你听了作何感想?有的家长认为
“我把孩子送到学校,那就是你学校的事了!”于是对孩子就不闻不问,放任自由,一旦孩子成绩差就兴师问罪。更有甚者当着孩子的面责问老师,这无疑使老师的形象在孩子心中一落千丈,甚至使孩子不再尊敬教师!这是多么不利孩子的教育啊!其实,我既是一名老师,同时也是一个家长。我认为成功的教育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协调一致的结果。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儿童成长的摇篮,而父母则是儿童不可选择的第一任教师,也是不可替代的。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在孩子的人生成长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们所有家长要正确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所肩负的职责,而不应该把所有责任都推给别人。
有这么两个例子:(幻灯出示)在美国,有两个家族都已繁衍了八代子孙。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康乃狄克州德高望重的著名哲学家嘉纳塞•爱德华。由于他重视子女的教育,并代代相传,在他的八代子孙中共出了1位副总统、1位外交官、13位大学院长、103位大学教授、60位医生、20多个议员……。在长达两个世纪中,竞没有一人被关、被捕、被判刑的。另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纽约州的马克斯
•菜克,他是个臭名昭著的赌棍加酒鬼,开设赌馆,对子女教育不闻不问。在他们八代子孙中有7个***犯、65个盗窃犯、324个乞丐,因狂饮夭亡或成为残废者的多达400多人。
这两个家族的八代发家史,告诉我们家庭是子女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响,将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法纪观念、人生观等的形成。我们特别要探讨的是:成功的家庭教育给予人们的启示。
互动测试:先填一个表:望大家如实填写(本表一式两份,您的孩子也答了一份,看看您和孩子在心灵上有没有默契)
(一)
★我与孩子的关系是:
★孩子和你的关系:A、非常好,无话不谈 B、一般 C、很少交流。
★我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什么样的?我是用什么方式要求孩子的?我自己率先做到了吗?
(二)
★孩子有时会犯错,你采取什么方式教育他的?
A、训斥、打骂 B、和别人家的孩子对比,取消他的享有的正当权利。 C、正面引导。
(三)
★我的孩子最喜欢:
★孩子的兴趣、爱好是: A、我决定的 B、我帮他参考决定的 C、他自己根据兴趣、爱好自己决定的。
★我和孩子一起写作业:A、经常 B、有时 C、偶尔
★每天我都给孩子检查作业,辅导他作业中不会的题。
A、经常 B、有时 C、偶尔
★我希望我的孩子将来是:
我想上面这三个方面与家长们谈谈教育孩子的事情:
要正确把握二年级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人知己,共建和谐;知己知人,交流畅通;知己知人,达成共赢。由此可以看出,在以人为本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人性之本成了左右一切的重要因素,那么我们家长,也需要在自己的家庭教育系统中认识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获取家庭教育的最佳效果。二年级孩子虽然大了,但他们的一些学****家庭作业,还需要家长指导和帮助下完成。(幻灯片出示)(因为如果你能多关注一下他们:像听听写了,签签字呀,检查检查作业呀,陪孩子读读课文、读读书呀,不仅能拉近您和孩子的距离,还能能激起孩子的自信心,激起孩子学****的兴趣。试想,当孩子有您这样的家长,有您这么热切的关注,他的好****惯会在潜移默化中不觉养成,他的学****想不进步都难。而相反,孩子渴望您的尊重、理解帮助。如果孩子没有您的关心、关注,您对他们置之不理,不闻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