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
.
.
.
   褒 贬( bāo) 香醇.( ch ún) 恍..(huǎn h ū)   精髓.(su ǐ)   嶙峋 ( l ín x ún)
    黑黝..( yōu y ōu) 瞭 望( li   ào) 攒 聚( cuán) 峭 拔( qi ào) 袅 袅( niao )
四 画山绣水
教学目标 :
1. 掌握一些词语的含义;学习准确生动的语言。
2. 学习运用间接材料来丰富作品内容、表现事物的方法。
3. 领略桂林山水特有的神态,提升对自然风景的审美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 运用间接材料来丰富作品内容、表现事物的方法
难点 :作者在观赏优美风景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凄惨故事的用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1. 导语:上一课我们随着大作家吴均欣赏了富春江的美丽景色,今天我们再一起随着杨朔
来欣赏桂林的山水。板题《画山绣水》
2. 理解题目: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思考并大胆发言。让学生回答明确:题目揭示了桂林山
水 的特点,充满诗意精致优美。这是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画出来和绣出来的山和水。
“画”和“绣”都是形容山水的美丽。
3. 请学生简介作者。
杨朔 (1913--1968)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杨毓晋,山东蓬莱人。曾担任过新华社
特派记者,到过抗美援朝前线,写过不少通讯、中短篇小说,并著有长篇小说《三千里江
山》,代表作还有《雪浪花》、 《樱花雨》、《海市》、《茶花赋》等,均收在《杨朔散
文选》里, 1968 年,杨朔被“四人帮”迫害致死。
4. 走进桂林
桂林,位于广西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星罗棋布的突兀石
峰,瑰丽的溶洞和碧澄的小湖,汇成了桂林“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美丽景色。桂
林山奇水秀,风景美丽,一向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称。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句“江作
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就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它的特点。
二、自主学习
(一)自学提纲
1. 指导学生积累词语
惚
黝
怠( )慢 贮( )藏 崭( )新 恬( )静
褒贬:评论好坏。 攒聚:紧紧地聚拢在一起。
恍惚:精神不集中,迷迷糊糊。 萧萧瑟瑟:形容风吹草木的声音。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细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精髓:这里指精华
2. 默读全文,用一句话说说文中描绘的桂林山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明确:清奇峭拔,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和 智慧的想像。
3. 本文写了哪几个传说 ?这几个传说表现的内容有什么不一样 ?
明确:父子岩、寡妇桥、望夫石、媳妇娘岩。父子岩表现了龙家父子宁可饿死,也不为恶
霸做有害乡民的事 ; 寡妇桥上写下了寡居老婆婆含辛茹苦、热心为人的善良真诚 ; 望夫石
记录着劳动人民生活中斑斑点点的血泪 ; 媳妇娘岩则让特定年代的爱情悲剧演绎成千年的
咏叹。寡妇桥反映了劳动人民自我牺牲、乐于助人的品质,而其他三个故事都是写阶级压
迫和阶级斗争的。
(二)自主学习 (三)自学检测
三、合作探究
1. 阅读课文第 3 -5 段,回答问题。
( 1)第 3 段说 " 有点东西却特别触动我的心灵 " ,这 " 东西 " 指什么 ?用自己的话概括。
明确:山水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感情和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