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华资企业面对政策转型的思考与对策.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华资企业面对政策转型的思考与对策.doc

上传人:aady_ing01 2015/9/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华资企业面对政策转型的思考与对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华资企业面对政策转型的思考与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在促进我国资本积累、技术升级和就业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如今,华资企业面临着人力成本上升、产业升级的发展挑战,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减缓。我们将从我国外资政策的改变,研究和分析中央和地方外资政策出发,在理论与实际上分析这些政策对华资企业转移与升级产生的影响,从而帮助华资企业更好地利用政策实现自身发展。
关键词:华资企业;政策转型;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02
一、华资②在中国的现状
华资一直占据我国直接利用外资的首位,随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CEPA协议的签订以及2009年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趋于稳定,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等制度性协商持续进行。台港澳以及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促进两岸三地之间投融资的政策性文件(如:《台湾投资者经第三地转投资认定暂行办法》,《关于海峡两岸海上直航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等),进一步规范了华资来大陆投资发展的途径。依据商务部的统计结果我国1997-2012年实际利用的港澳台资金占实际利用的外资总额的比率均在四成以上,并逐年提高。以投资金额来看,迄2004年止,港澳台商对大陆投资金额呈现增长趋势,2005年趋缓,其后再度增加。而投资件数自2004年起递减,投资规模有大型化与资本密集度高之趋势。以投资产业而言,以电子零组件制造业最多(%),其后依序为电脑、电子产品及光学制品制造业(%)、电力设备制造业(%)、批发及零售业(%)及金属制品制造业(%),%。
就华资的地区分布来看,中国香港对内地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对中西部的投资很少。同样,台湾对内地的投资也主要集中在沿海的东部地区。总体可以看出,华资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地区。首先我国东部地区经济水平较高,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同时地理环境也较为优越,华资能够利用优势和相对低廉的人力成本迅速成长,同时当地政府对于招商引资一直都有提供优惠政策,也使得华资企业得到了一定的优势。
广东省是华资最早登陆投资的省份之一。华资在该地区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农业、传统制造业、电子产业,并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华资企业对广东投资的序幕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缓缓拉开,此后不断推进,至90年代初期,进入广东投资办厂的华资企业已形成一股汹涌的潮流,以每年数百家的速度增长。在整个90年代,广东省都是华资投资的重点区域,曾占华资投资大陆比重的30%以上。但进入新世纪以来,受到华资北扩至华东地区的影响,其投资的比重有逐年降低的趋势。
二、新形势下政策转型为华资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为了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中国政府提供外商各种税收优惠政策。2008年以前,一般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约为33%,其中3%为地方所得税。但在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及中西部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分别享有18%至27%的所得税税率[2]。此外,符合相关规定的外商企业,还可以取得
“两免三减半”及行业特殊减半的优惠。更特别的是,地方政府得以视情况再减免外商的地方所得税。在各种税收政策的优惠下,累计至2008年,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企业总数已达60几万家,约占中国企业总数约3%。
然而,中国政府所提供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却不利于中国内资企业的发展[5]。平均而言,外商企业缴纳的所得税税率约为11%,远低于中国内资企业所得税税率33%。也就是说,两家营收相同的企业,具有外商身分者的税赋负担约为内资企业的三分之一。中国政府为了提升内资企业的竞争力,于2007年3月颁布《企业所得税法》,明订2008年1月1日以后,内外资企业一律适用25%的所得税税率。另外,外商在各种经济特区18%至27%的优惠税率及各项减免优惠政策,亦将限期取消。

我国政府通过《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来对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来进行限定,该项政策从1995年开始实行,每隔数年进行一定的修改,最新的版本于2011年底颁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产业政策的变动[1]。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外部经济环境与1995年的情况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升、外贸规模稳步扩大(到2012年底我国的货物贸易规模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外商投资的规模也稳中有生。由于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调整,各国围绕资金、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1]。同时国内的情况也存在一些较为负面的现象:生产技术水平较为落后,单位产量资源、能源消耗量过高,环境污染排放量巨大等。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为了保障我国经济健康、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