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辛亥革命后的安徽报刊.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辛亥革命后的安徽报刊.doc

上传人:小枷 2018/10/14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辛亥革命后的安徽报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辛亥革命后的安徽报刊-新闻学
辛亥革命后的安徽报刊
胡凤
【摘要】辛亥革命后,安徽报刊迎来一次发展高潮。《安徽公报》的创办标志着晚清官报体系消亡和民国官报体系的创立,一些革命激进的报刊随着革命高潮的过去而消亡,还有部分综合性报刊发生了转型。皖省光复后,省城安庆兴起了政党报刊的办报高潮,同时,在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思潮的影响下,皖省的新型报刊和文艺消闲性报刊也得到了发展。关键词 辛亥革命安徽报刊激进民主
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面对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从19 世纪末开始,“开民智”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并在20世纪初成为时代潮流。清末报纸条例被废弛,民国政府制订的《暂行报律》成一场闹剧,未得实行,加之言论出版自由为临时约法所保障,导致民初报纸大量涌现。辛亥革命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 年前的100 多种,陡增至500 种①。这些新兴的报刊对新生的政权和新政府的民生政治外交等予以了极大的关注。在安徽,一批不同政治主张的人和党派创办的报纸,相继在安庆、芜湖、六安、徽州、滁县等地出现,皖省报刊迎来了一次办报高潮。
一、民国官报体系的创立与革命激进报刊的消亡和转型
辛亥革命成功以后,以《安徽官报》为代表的晚清政府报刊退出历史舞台。各地革命政权为了掌控舆论,建立了新政府的地方官报报刊系统。《安徽公报》就属于其中一员。该报由皖都督府编印,先后由安徽都督府、巡按公署、省长公署编印,安徽印刷总局发行。我们从其栏目的设置,可以鲜明地看出该报的宗旨和定位,其主要栏目有总统示令、院部示令、本省示令、法制等。第一期的总统示令详细地刊登了《临时大总统令》,如“任命周学熙为财政总长,许世英司法总长,范源廉为教育总长……”②,在“法制”一栏全文连载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鲜有自己采写的新闻。从之后刊登的内容来看,该报主要是传达中央一级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政令,而且《安徽公报》已经具备了后来政府机关报的特性,在该报启示中明确指出“本省各级官署及各法定机关均有购阅本报之义务”③。从报刊组织社会、宣传动员的功能来看,这个时候的《安徽公报》对辛亥革命成功后新生政权的巩固,对革命思潮的进一步传播,意义重大。
“安徽最早而且负有革命使命的日报,应推清末时代陈乾生所办之《安徽俗话报》,及韩蓍伯所办之《安徽船》。这两种日报,均在宣统年间发刊于安庆,以民族主义为背景,在皖鼓吹革命。”④也有资料称该报系《安徽通俗报》改名而办⑤。对于该报的革命宣传意义,主笔韩衍在其《豫告》中提及:“闻之十万毛瑟枪不如一报纸直立……若夫本报,消息灵通,事实详尽……。”⑥该报公然宣称不承认袁世凯总统职位,大声疾呼将革命进行到底。《安徽船》是一张具有全国影响的民主激进报刊,1913年与《民极报》合组为《均报》。《霹雳白话报》是革命党人史沛然创办,该报侧重于时政方面的宣传,主要报道反对蒙古独立和帝俄干涉等国内外动态;革命党人袁家声先后创办的《民极报》、《民嵒报》、《共和急进报》三份激进报刊;芜湖《皖江日报》安庆分馆的成立,对宣传革命,沟通安庆、芜湖革命党人之联系,有其不容忽视的作用。⑦
辛亥革命后,这些革命激进的报刊,如《安徽俗话报》、《安徽白话报》、《安徽船》、《霹雳白话报》、《民极报》、《共和急进报》等随着革命高潮的过去而消亡。部分综合性报刊如《皖江日报》、《民嵒报》等则发生了转型,继续活跃在安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