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文化遗产与法律论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文化遗产与法律论文.docx

上传人:aisheng191 2018/10/14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文化遗产与法律论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程:文化遗产与法律 专业班级: 09 级通信工程 3 班
题目:我与文化遗产 姓名:王翔
指导教师:周超 学号: 20094909
我与文化遗产
我来自美丽的西部城市甘肃张掖, 张掖以“张国臂掖, 以通西域”
而得名,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素有“金张掖”之称。悠
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淳朴的民风,构成了独具西部特色的绚丽画
卷。从小生长在这里的我,深深迷恋着这里厚重的文化底蕴,张掖的
文化遗产颇多,其中有大佛寺、骆驼城遗址、文殊山石窟等。自然景
观得天独厚,碧草连天环境优美,令人心动。那我就从大佛寺开始说
起吧。
张掖大佛寺创建于古夏崇永安元年( 1098 年),距今近九百年。
因寺内大佛殿是身长约三十五米的释迦牟尼涅槃像,故又名“卧佛
寺”,为张掖一大胜景,被列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佛殿为全寺主体建筑, 坐东西面,为两层楼结构, 重檐歇山顶,
高  米,宽  米,进深  。面阔九间,进深七间,总面积
1370 平方米。四周木构廊庑。殿檐下额枋上雕有龙、虎、狮、象等。
正门两侧嵌着各用 50 块方砖拼成的浅浮雕两幅,每幅  米见方,
刻工精细,富丽浑厚,是砖雕艺术的精品。殿内彩塑现存 31 雕。正
中佛坛上,塑释迦牟尼涅槃像,身长 35 米,肩宽  米,佛手指中
可睡一人,是国内现存最大的泥塑卧佛。佛像为木胎泥塑,中空。金
妆彩绘,面部贴金,右侧而卧。造像丰满端秀,恬静安详。大佛身后
塑迦叶、阿汉等十大弟子,南北两侧塑十八罗汉,间隔得体,色彩协
调,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大殿四壁和二层板壁上绘有壁书,约 530
平方米,内容有佛、菩萨、弟子、诸天神将、佛经故事及《西游记》
人物等,线条流畅,色泽清丽。
大佛殿后面是藏经殿,木质结构建造。内藏明正统十年( 1445
年)英宗朱祁镇敕书颁赐给大佛寺的一部佛经, 是明正统五年官版印
制的,经籍名目每繁多, 集佛教经典之大成, 共计 350 种,685 函 3584
卷,其中有明正统初年镇守了陕甘御马监兼尚宝监鲁安公贵集士用泥
金书写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花严经》、《胜王经》、《报恩经》、
《大唐西域记》等,殊为珍贵,是全省现存最完整的经藏。
张掖大佛寺中轴线上最后部建一土塔, 原名弥陀千佛塔, 为喇嘛
式塔,通高  米,由塔座、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建于文形台
基之上,四周有两层木构塔廊。塔座之上有两层须弥座,其中一层须
弥座上有八座小塔。 第二层座上是覆钵形塔身。 塔身之上又一层须弥
座,座四周各开五个小龛,龛内供佛像。座顶有相轮。 1921 年因地
震塔顶毁坏, 1986 年修复。
张掖大佛寺还保存着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物。 1966 年在卧佛腹内
发现石碑、铜佛、铜境、铜壶、佛经等,还有一块铅牌,记载了明成
化年间在河西发生的一次地震,是供了河西地震史的新资料。 1977
年在大佛寺附属建筑金塔殿下出土的五枚波斯银币, 则是古代中外贸
外贸易往来的见证。此外,该寺碑有明宣宗《敕赐宝觉寺碑记》 、明
通政使穆来辅《重修宏仁寺碑记》等。寺中藏有《大藏经》等众多佛
经。
每次去大佛寺, 都会被那卧佛的巨大而震撼, 感慨古代巧夺天工
的设计, 在惊叹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