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7
文档名称:

使徒行传.ppt

格式:ppt   页数:1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使徒行传.ppt

上传人:baixue 2013/5/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使徒行传.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使徒行传
新约概论简介
前言
一. 使徒行传的特点
A . 使徒行传是路加福音的后书,作者用前书记载了耶稣作为神的仆人在地上的工作;用后书记载了圣灵引导耶稣基督的仆人们在地上的工作。虽然本书详细记载了使徒们的脚踪,但却使人清楚地看到了圣灵工作的轨迹。故也称圣灵行传。
B . 使徒行传是福音传遍天下的开始。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完成了救恩,但是宣扬救恩的工作却要靠门徒去完成。使徒行传翻开了历史上新的一页,这一页是门徒用自己的血和泪谱写的,后世的基督徒继续谱写下去。
C . 在马太福音中耶稣首次提到了教会,并且指明了彼得在教会中的责任。使徒行传详细记载了初期教会的形成与发展;也记载了使徒彼得和保罗为主工作的一生。
D . 使徒行传是福音书和使徒书信书中间的纽带和桥梁。她是福音书中耶稣基督工作的继续和发展,也是使徒书信书的历史背景和前奏。
E . 使徒行传突出的是使徒们传福音的行动,故此,才称之为使徒行传。这个时期的使徒和信徒,都四散到外邦人的各地去传福音。门徒也是在使徒行传的时期被称为基督徒的。
F . 研读使徒行传的目的是什么呢?
学习使徒对主的忠心。
学习使徒为主受苦的心志。
学习初期教会的建立和发展的方法。
学习使徒不以福音养生,却以福音为生的榜样。
学习不犯同样的错误。
学习处理教会里的分歧。
学习走上事奉主的道路,无论得时不得时都要传福音。
学习初期信徒以传福音为念,为事,而不为职的做法。
写作背景:
路加写信给提阿非罗的时候,很显然提阿非罗已经信主了。其实本书的作者并没有在书中露面。只是在用词和话语中比较隐晦地提到了自己。但是,从使徒保罗几次巡回布道的经历中,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到路加的身影。
本书写于主后60年左右并且是在罗马完成。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记载了福音从耶路撒冷传到外邦的经过,耶路撒冷教会的建立,所受的逼迫和发展;以及后来使徒保罗的经历。
今天,主日聚会的来源可以追朔到使徒行传时期。初期教会的聚会是在圣殿和信徒家里进行的,如同今天的家庭教会的聚会方式。当时,由于犹太人的逼迫,家庭聚会变得非常适合当时的环境。
二十章七节提到了“七日的第一日,我们聚会掰饼的时候…”很明显,当时的教会是在礼拜天聚会掰饼,后来也有天天掰饼纪念主的。很可能后来历代的教会学习了初期教会的先例,便开始在礼拜天聚会了。其他的记载也表明礼拜天有聚会。
【林前16:2】每逢七日的第一日,各人要照自己的进项抽出来留着。免得我来的时候现凑。
二. 初期的教会形成与发展
1 . 重温大使命
路加一开始就重提耶稣复活以后向门徒显现的事实,很显然这是路加福音的继续和发展。路加一方面强调了耶稣复活的真实性,因为他用许多凭据,将自己活活地显给使徒看有40天之久。
新约圣经记载了耶稣复活后的显现一共有十次之多。其中大部分记载在四福音中,但也有的记载在使徒行传和哥林多前书中。
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约20:11-18)
向雅各的母亲马利亚等妇女显现(太28:9-10)
向以马忤斯两个门徒显现(路24:13-35)
向彼得显现(路24:34,林前15:5)
向十个使徒显现(约20:19-25)
向多马显现(约20:27)
向加利利海边的七个门徒显现(约21:1-23)
向使徒们和500多门徒显现(林前15:6)
向自己的兄弟雅各显现(林前15:7)
向众使徒在橄榄上显现(徒1:9)
另一方面阐明了圣灵降临在门徒身上的目的,这是圣灵行传的关键所在。
【徒1:8】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
耶稣告诉门徒要受圣灵的洗,这将是他们生命的改变起头,从此,门徒就变成了新人,有了一颗新心,也要去做前所未做的新事。表面上来看是因为犹太人拒绝接受福音,使徒们才把福音传向外邦人。其实,这却是神永久计划中的事。
耶稣在约翰福音中已经提到了,他还有羊不是这圈里的;他要把他们也带来。
【约10:16】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我必须领他们来,他们也要听我的声音。并且要合成一群,归一个牧人了。
2 . 初期教会的错误
耶稣复活升天以后,当时的教会还没有圣灵的引导。一百二十个信徒聚会急于填补犹大的空位,便自作主张用摇签的办法的方法挑选了两个人。当他们选好了两个人以后,便让神选一个…
【徒1:24】众人就祷告说,主阿,你知道万人的心,求你从这两个人中,指明你所拣选的是谁,叫他得这使徒的位分。这位分犹大已经丢弃,往自己的地方去了。
这是信主的人常犯的错误,遇见问题先自己动脑筋、想办法打定了主意,然后让神在自己预先规定的范围内作“最后决定”。神成了自己的仆人和高参,而不是自己生命主权的掌管者。自己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