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脑梗塞合并丹毒病人的护理
神外三科
时间:2013年10月24日
主讲:黄婷
参加人员:本科室护理人员
主要内容
三、护理问题及措施
四、相关链接
一、病史汇报
五、查房总结
二、辅助检查
一、病史汇报
患者,纪宏梅,女,78岁。管床医生:张宇强。
诊断:1、急性脑血管病:脑梗塞;2、右侧胫腓骨骨折?
3、丹毒性蜂窝织炎?
2013-09-27 17:50“突发意识障碍并言语不清10小时余”入院,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存在,右足部破溃,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既往史: 1989年曾因膝关节骨折住院治疗(具体不详),高血压病病史数年,否认乙肝结核病史、药物过敏史、糖尿病史、外伤手术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入院生命体征:T:℃,R:22次/分,P:101次/分,BP:149/81mmHg。
09-28患者右下肢肿胀明显,触痛明显,局部红肿,查血液分析示白细胞升高明显,骨科会诊后建议完善右侧胫腓骨X线片,及右小腿MRI检查,加强抗感染治疗,抬高患肢,硫酸镁外敷,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09-29患者右下肢肿胀无明显好转,向大腿扩散,多处水泡,肿胀处有分泌物流出。皮肤科会诊后考虑丹毒性蜂窝织炎。
09-30查血液分析示轻度贫血,血红蛋白97mmol/l,经过三查八对无误后,静脉输入同型血浆200ml、。
10-01肿胀向大腿扩散,右足部破溃较前好转,右下肢渗液明显,急请皮肤科会诊后建议用稀碘、黄柏液、硫酸镁,交替湿敷,加强抗感染治疗。患者患者间断发热,最高达39℃,行对症处理后好转。
10-02患者右下肢肿胀症状明显,波及会阴部,外阴肿胀明显,建议行硫酸镁外敷。诉腹痛,行123溶液灌肠。
10-02中午患者出现喘息,呼吸困难,咳嗽、痰中带血,考虑心源性呼吸困难,哮喘发作,心内科会诊后考虑治疗上建议心律失常,类白血病反应,治疗上建议加强抗感染,平喘,进一步完善心肌酶谱。
10-03患者精神稍好转,腹胀情况好转,食欲差,间断低热,右下肢肿胀较前好转,仍有渗液。多处水泡,有破溃,外阴部肿胀,持续硫酸镁外敷。
10-07右下肢肿胀明显消退,皮肤破溃处均已结痂,外阴部肿胀消退,皮肤科会诊后继续外敷,局部涂夫西地酸乳膏。
10-*6cm、3*6cm皮肤破溃已结痂,中央呈黑色,周围呈黄色,继续行抗感染、局部外敷治疗。
10-18右下肢皮肤脱落明显,破溃处较前缩小,患者要求出院。
二、辅助检查
09-28我院颅脑CT示:脑萎缩。右小腿X线示:右踝关节骨质疏松。
10-02心脏彩超:主动脉增宽
10-02下肢彩超:右下肢软组织明显水肿未见明显血栓形成
10-02电解质:
10-03腹部CT:1、腹腔少量积;
肠系膜密度增高
2、肝右叶小囊肿首先考虑
10-03胸部CT:1、右肺下叶炎症
2、双侧胸腔少量积液
10-08皮肤分泌物培养:粪肠球菌
Braden评分为16分,自理能力评分为15分,坠床评分为11分。1级护理,饮食为流食,大便正常,小便频繁。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护理诊断和措施
三、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根据患者入院情况所收集的资料,提出了如下护理问题:
:低于机体需要量
:脓毒症,血栓性静脉炎,出血,受伤的危险
结合以上护理问题,采取的护理措施:
1、体温过高的护理卧床休息,以减少体力的消耗。体温过高时(39℃以上)应遵医嘱使用退烧药,行大动脉冷敷、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鼓励病人多喝水,补充营养,严格遵医嘱使用抗感染药物。
2、皮肤护理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加强翻身拍背q2h,适当按摩骨隆突处。进高蛋白高维生素富热量食物,每日温水擦浴,禁用刺激性洗洁用品。静脉输注刺激性药品时注意做好静脉保护。遵医嘱留置导尿,保持会阴部清洁,每日会阴擦洗一次。(右下肢详见丹毒链接)
3、调节颅内压能力下降:与水肿压迫脑组织有关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的变化。安置舒适的体位,保持病房安静舒适。
2)根据医嘱予脱水剂的使用,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3)如出现颅高压征象时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各准备工作。
4)有出现呕吐时及时将头转向一边,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