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跃上新的历史平台的肃宁.doc.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跃上新的历史平台的肃宁.doc.doc

上传人:vipjwer 2015/9/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跃上新的历史平台的肃宁.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跃上新的历史平台的肃宁,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一串串上扬的数字,给这个概括提供了注脚:,,%;,与2002年相比,相当于再造了两个肃宁县;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在全县的排位由2002年的第86位,上升为2005年的第38位,三年跃升48个位次;2005年被评定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名县市”之一……
    观察和研究“肃宁现象”,人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皮毛、纺织、食品加工、图书印刷发行等特色产业,其旺盛的生命力折射出当地别具一格的发展思路;整合优势资源,拓展“链条经济”,使肃宁的产业结构更为坚实、更具竞争力。悄然推进的“绵长”的新型产业链条经济模式,让越来越多的人领略到这座小城的“经济气质”。
    整合资源找准增长极
    “区域要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增长极,通过其自身发展和影响,推动整个地区的发展。”
    经济学家弗郎素瓦·佩鲁的这一增长极理论,明晰地阐述着一个道理: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能充当增长极的产业。
    纵观肃宁县经济发展的脉络,正是应和了这一先进理念,他们没有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面向市场,整合皮毛、纺织、食品加工、图书印刷发行等传统的“草根”产业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战略产业和名牌产品,把昔日的优势变成了今天的强势。
    正如肃宁县委书记刘金辉所说:“对自身产业优势的认识和把握,是一个地方腾飞的关键,不能舍近求远,更不能丢下优势找‘优势’,扔下特色找‘特色’。”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肃宁县梳理出的几大产业,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经过长期的积淀和积累,无论从技术、人员,还是市场方面,都有其它地方难以“克隆”的优势;二是每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都有尚未开发的空间,正积蓄着无限的渴望和无限的生机。
    在这种背景下,肃宁县把“整合资源,发展产业群,延伸产业链,形成生产要素互补,上下游产业配套”,作为撬动产业的支点。
    事实证明,这是一着妙棋。经过梳理与整合,四大特色产业越走越快。
    肃宁县的民营书业兴起于上个世纪70年代,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经过整合,趟出了一条从小到大、从不规范到规范、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路子。目前,书刊印刷企业已经达到8家,直接从事印刷业的员1650人,年印刷消耗纸张150万令;图书经营企业达到30多家,全县从事教辅书推销的人员8000多人,年发行量6000万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年销售额超5亿元。
    其它产业整合的鼓点也是越敲越响。
    肃宁县紧紧围绕皮毛产业发展所必需的“交易、研发、人才吸纳、企业家和技术工人培训、品牌、产品质量、物流体系、上市公司、拍卖行、产业影响力”等“十要素”做文章,使“中国裘皮之都”这一含金量颇高的地域品牌提前两年落户肃宁,全国最大的裘皮原料交易中心、产品加工中心地位初步确立。
    与此同时,纺织产业也演绎着自己的精彩。一批龙头企业通过产品“分蘖”,带起了一批小型家纺企业和加工业户,产生了“一生二、二生四”的裂变效应。截至目前,肃宁县纺织规模达到70万绽,一个新的“轻纺城”正在崛起。
    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从“草根”到“顶梁柱”,四大产业合奏起大与强、